本报告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西部考古子课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根据以往在吉县的工作经验,结合地形地貌,对州川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发掘,调查范围为吉县县城以西、黄河以东、东城乡政府以南、柏山寺乡政府以北区域,地处东经110°29′13.4″(JF4)-110°40′36.5″(JQ1),北纬35°59′29″(JM11)-36°
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5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论说了唐长安城东南隅曲江园林文化的形成、特色及影响,下边讨论了唐长安城南郊少陵原与樊川的园林文化。
本书通过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结合的方法,从多种维度与不同视野,探讨中国古代国家起源、治理和文明发展进程。
本书试图从内在的逻辑根源上探寻先秦儒家政治理想从个人到社会的发展理路。立足于新近出土简帛文献资料,钩沉致远,考镜源流;依托于传世文献,从字句的训诂考证到篇章的思想探源,从个案的阐幽表微到整体的察势观风,温故知新,曲尽原委。从先秦儒家宗教性的天人关系、诚信社会何以建立、性情思想的独特价值、伦理思想的现代性、从文本的差异到
德昂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传承与社会历史变迁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书通过对德昂族民族概况的整体介绍,为读者呈现云南德昂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婚姻家庭、教育发展、乡村政治、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的全貌。本书通过实地调查走访,获取关于德昂族精准扶贫的第一手资料,试图分析当前德昂族的贫困现状、梳理
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回族寺坊传统文化的损失及传承机制研究在梳理“城市化”、“回族寺坊传统文化”及“文化损失”概念和特征基础上,考察西北地区“艾文化”、“口歌子文化”、“汤瓶文化”、“炉子文化”等回族寺坊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分析回族寺坊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价值体系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最核心因素的内在联系。随着城
《民国史研究》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民国史研究所主办的一份专业学术集刊,由郭双林主编。它将依托地处北京的区位优势和本单位现有的学术条件,在全面关注整个民国时期历史的同时,自觉以北京政府时期的历史研究为侧重点;在兼顾政治史、经济史和社会史等领域的同时,尤为彰显思想文化史的研究特色。此外,在推动民国时期北京史的研究方面,也将提供
本书是2015年7夏商周时期的中原与周边——纪念郑州商城发现60周年暨韩维周、安金魏、邹衡先生学术成就研讨会论文集。全书共收入论文24篇。内容涉及“郑州商城的发现与研究”、“嵩山及周边地区夏商周考古研究”、“嵩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研究”几个方面。
本书首次比较系统地梳理论述了宋代嵩山的人文状态,完整展现宋代嵩山的人文历史进程,突出宋代一个具体区域的历史发展状况,从细处着眼观察宋代,丰富和深化了宋史研究。
本书是唐昭陵韦贵妃墓的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约22.5公里的九嵕山上。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韦贵妃墓的形制和随葬器物以及墓葬壁画,为研究唐代帝陵陪葬墓的制度,以及大中型墓葬的等级划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本书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织发掘编写的斛律徹墓发掘报告。斛律徹墓是太原西南郊出土的有明确纪念的隋代墓葬,为砖筑单室墓,由墓道、天井、甬道、墓葬四部分组成。墓内随葬器物328件,其中大多数为模制陶俑及动物模型,还有生活用器、模型明器、瓷器以及石墓志。出土的各类陶俑最引人注目,代表着隋代造型艺术的特征,为中国古代服饰史提供了
本书主要发表了2012~2013年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的重要遗迹,发掘面积1997.5平方米。遗迹有运河河道、两岸的河堤、两岸的石筑桥墩、河道中间的石板路、道路、建筑址和木船等。
本书由首届商周青铜器与先秦史研究青年论坛参会论文选编而成,收录论文50篇,内容主要涉及金文研究、青铜器及相关问题研究、先秦史研究三个主题,多围绕近年新公布的青铜器与金文资料、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历年纠结不清的难点问题等展开研讨。
本书收录了王建先生旧石器考古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著述29篇。其中既有与西侯度、匼河、丁村、下川等遗址相关的研究报告,又有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论文,还有部分未曾刊出的考古手稿,集中体现了他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入细致的学术水准,是了解王建先生学术研究的重要图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东周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室的族邦联合体开始瓦解。本书以郑韩故城发现的郑国社稷祭祀遗存等出土文物及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河南东洲考古的最新成果,深入研究中原东洲社会的物质文化,进而探索其社会组织结构、经济生活、丧葬习俗、宗教活动及艺术成就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集涉及早期夏文化、夏商分界与界标,偃师商城小城年代与性质,郑州商城亳都说与隞都说新证,对盘庚迁殷地点的想法,此外还有一些其它问题的探讨。
本书是一本新石器时代考古文集,共汇集作者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所写的论文共42篇,涉及的研究课题有新石器时代考古本身的研究内容,也有与之相关的部分,其中有4篇是田野考古发掘简报这是一本新石器时代考古文集,共汇集作者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所写的论文共42篇,涉及的研究课题有新石器时代考古本身的研究内容,也有与之相关的部分
本辑发表与西域相关的学术论文20篇,内容涉及考古、语言、历史、文学、民族、学术史等方面,收录了《<阿基来行传>与摩尼教史实》、《唐季摩尼僧“呼禄法师”其名其事补说》、《霞浦文书<摩尼光佛>胡语音译词语综考》等文章。
本书从关中地区古代帝后陵墓切入,论述陵主生平事迹,围绕历代永陵文学作品展开,探讨关中帝陵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