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实用指南》由《清稗类钞》编者、掌故大家徐珂编纂,初版于民国九年(1920年),增订三版出版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该书内容分为十部分:一地理;二礼俗;三法规;四公共事业;五交通;六实业;七食宿游览;八古迹名胜;九杂录;十地名表。从目录便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反映20世纪初民国老北京面貌的百科全书。
本书邀请世界各地的交互设计师,就交互中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换这一主题,以文字结合案例分析的形式分享设计师对交互设计的设计技法、信息传递、情感交流以及发展趋势的理解,并且有大量精彩的交互设计案例展示,读者可以通过设计师的文章和案例展示,了解到交互设计的*潮流。
《德国玩全攻略》是考拉旅行团队精心打造的畅销升级版游玩攻略。全书既有玩转柏林玩转慕尼黑玩转法兰克福玩转汉堡等分区旅行攻略,也有德国人气好玩热地、美食胜地推荐和考拉旅行独家行程推荐。一册在手,玩遍德国!
本书是仁木富美子对自己八十多年人生的回忆和总结。在中国山东度过的童年、日本战败后的混乱经历让仁木学会直面战后的生活:当教师,培养有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的下一代;参与日本教职员工会,追求平等雇用,提升妇女地位;多次访华,组织援助中国的贫困山区;在日本建立和平图书馆,整理并保存日本侵华的罪证……
本书分别介绍了台湾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法治环境、资源状况、外国企业、金融市场、经贸关系等各个方面,附录还给出了该地区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各国(地区)营商环境排行榜中的排名。本书资料来源可靠,尽可能反映出该地区的最新动态和状况,是系统了解台湾的便捷工具。
本书分别介绍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法治环境、资源状况、外国企业、金融市场、经贸关系等各个方面,附录还给出了该地区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各国(地区)营商环境排行榜中的排名。本书资料来源可靠,尽可能反映出该地区的最新动态和状况,是系统了解香港的便捷工具。
本书分别介绍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法治环境、资源状况、外国企业、金融市场、经贸关系等各个方面,附录还给出了该地区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各国(地区)营商环境排行榜中的排名。本书资料来源可靠,尽可能反映出该地区的最新动态和状况,是系统了解澳门的便捷工具。
本书旨在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突出表现吉祥文化的主题,搭建三地文化交流、共享、展示的平台。分为居家篇、艺术篇和礼仪篇。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为南北交通要道,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文化特色非常鲜明。本书是作者20余年来在襄阳从事考古研究的部分成果结集,选取了作者在部分文博刊物、学院学报和文集刊发的22篇论文,其内容可分为六个部分:雕龙碑文化遗存研究、楚文化研究、秦墓研究、三国、明代考古学遗存研究、历史地理研究、器物学研究,是第一本襄阳考古学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成立以来的三十年时间里,在田野考古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使湖南迅速成为全国田野考古发现和研究的重要省份,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集收录的33篇考古论文内容涵盖湖南考古历史、湖南史前和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植物和动物考古、陶瓷考古、简牍研究、考古科技、文物保护、对外考古和数字化考古等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2014年度考古报告集。收录有2013年马尔康县脚木足河流域调查,崇州紫竹古城调查、试掘,2002-2003年大邑盐店古城发掘,2014年西昌横栏山遗址发掘,温江区”西藏地质花园”商周遗址发掘,邛崃娃娃山、蒲江金马村汉墓发掘,成都市丁字街、江汉路古遗址发掘,成都天府新区永兴镇干塘村、双流九龙湖宋
东岗头遗址位于江苏省句容市。2005年11月至2006年5月初,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经国家文物局考执字(2006)第44号同意,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确认遗址范围包括1957年南京博物院调查发现大山边和小山边两个遗址及相连部分等,发掘面积共计约3000平方米,遗址包括时代主要
《观念的价值》一书,讲述一个年轻的创业者的心路历程。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走向都与对信息的获取有关。越是开放、越是拥有强大的信息量,那么文明程度也就越高。这是除了历史角度、政治维度外,从科学的视角来审视文明的演进,很有新意。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是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的综合信息类刊物,办刊宗旨为报道国际汉学界在中国传统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搭建中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学术平台。本刊分设汉学论坛、文献天地、汉学人物、论著评介、研究综览、基地纪事等栏目。本期出版的是第十三、十四期的合辑,除基地纪事外,研究文章共计17篇。
《早商城市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运用考古类型学文化的研究方法,对先商、早商文化进行研究。通过广泛搜集相关地区的考古材料并结合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早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到郑州地区的早商文化的形成,是河北中南部下七垣文化和山东岳石文化等外来文化经过豫东,进入郑州地区与当地二里头文化融合的结果,
《北大德国研究(第六卷)》所收录的文章是关于德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文学、法律等各方面的研究。作者有北京大学各相关院系的教师,以及其他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人民大学等的老师。对于读者较深入地了解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很大帮助。本书的主题为民族与国家,收录了来自中、德、日、韩四国著名的德国研究学者关于德国和东亚各国
《21世纪东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的文章选自"21世纪东方文化论坛首届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其中包括致辞5篇,学术论文44篇,字数约50万。论文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具有突出的时代意义,既探讨了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文学与艺术的价值和特色,也探究了东方各地区的区域文化以及东西文化的交流这个主题,涉及领域广泛,从新的宏观和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