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康亭行政村下宅弄自然村境内的于家山窑址,1982年调查发现,2006年、2009年两度发掘。其中2009年清理窑址6座,出土各类青瓷器物与窑具标本400余件,其主体遗存年代为北宋晚期,部分产品可至北宋中期。这些发现,不仅为探讨越窑青瓷东钱湖窑场特别是东钱湖窑场西坞窑区提供了实物案例,也为北宋晚期
《冲击与调适:长江中游商代文化与社会演进的考古学观察》对长江中游地区商代考古遗存进行了系统梳理,构建起区域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通过多维视角对长江中游商代社会形态及长江中游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原与南方地区文化互动所显示的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
本书阐述了2019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未来文化产业发展建议。本书共分为五章,章介绍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第二章介绍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的结构框架、指标解释以及计算方法,分析2018年和2019年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情况;第三章通过纵向对比,就2010-2019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
本集刊是专注予运河及其相关问题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所刊论文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也会刊登与运河有关的自然科学如地理、工程、水利、环境等方面的论文。主要专栏包括:理论研究,着力进行运河学及相关研究方向的学科趣论、研究方法探讨;专题研究,探讨运河发展史、运河区域社会变迁、运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新书评介,点评近年出版的学术著
本刊以武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市及其城市形成发展所依托的主要区域为研究空间,刊发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社会学等研究成果和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学术性、应用性、综合性并重。为武汉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决策、措施提供合理的参考,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贡献,为地方学、城市学研究探索创新的理论和方
本书是作者对云南中老边界一个阿卡人(哈尼族支系)村寨的橡胶种植的民族志研究。伴随着半个世纪的橡胶种植,使得曾经的雨林变成了胶林,给阿卡人带来了金钱,也带来了外面的人和世界,并伴随着欢乐、烦恼和争吵。
《社会史研究》是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辑刊。本书为第11辑,专题论文共收文11篇,分成两部分,人口资源环境史部分主要研究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闯关东移民潮、明清山西湖泊的水文特征、明清时期今京津冀地区的水患、清代洪泽湖泄水体系及与社会互动、民初长江上游航道整治、晚清陕西的营田等;中国宗族史部分讨论了中国东
在人类历史上,一场场重大的传染病疫情塑造并迭代了我们所依托的社会,是改变世界发展轨迹的一股重要力量。本书聚焦影响人类历史为深远的十场传染病:鼠疫、天花、疟疾、肺结核、斑疹伤寒、黄热病、霍乱、大流感、脊髓灰质炎和艾滋病,通过讲述传染病发生的历史背景,疾病的症状、统计数据和发病原理,导致的致命后果,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来龙去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与学生一路同行,努力做到思想上关注,行动上关爱,精神上关怀。 如何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产生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效呢?我们发现通过用学生的成长历程可以影
《公元前一千纪新疆伊犁河谷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在已发表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河谷早期铁器时代墓葬形制、器物类型进行研究,并结合出土情境对当地游牧人群的葬式葬俗、经济活动、生活方式、特殊墓葬现象及族属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伊犁河谷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源流演进及与周边区域的联系,为学界研究新
本书记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农业工程专家蒋亦元丰富精彩的人生经历。蒋亦元院士致力于多种农业机械的创新研究,倡导理论密切结合实际,在收获、耕作、清选、畜牧等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他学贯中西,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业工程高级人才。他的科教人生亦是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程的缩影。
本书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道”“生”等22个重要思想范畴进行了现代诠释,展现了中国传统范畴的合理思想成分在现代学术背景下的理论价值和应用途径,使传统智慧的古老“神韵”转化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时代“新声”,具有新的解释功能和启发意义。
《西域文史》是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与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研究中心合出的学术论集,本辑发表与西域相关的学术论文19篇,内容涉及考古、语言、历史、文学、民族、学术史等方面。
《宋史研究论丛》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创办的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学术论文集刊。本集刊注重学术研究中的“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主要刊发宋史领域学术论文,兼及辽金元史。此为第28辑,收录1篇特约来稿、33篇学术专论,专论分为宋代政治军事史研究、宋代经济社会史研究、宋
本书记录了中国科学事业前进道路上中国科学院发生过的动人故事。书中记录的不是大事要情,而是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事凡情。有些人和事虽不起眼,也许只是无数次科学实验中的一次,也许只是无数次野外科考当中的几步路程,也许只是浩瀚科学海洋中的浪花一朵,但却是在中国科学院成长、发展、壮大过程中确曾发生过的。这些小事凡情很多尘封在老一代科
本书为许永杰教授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以来发表文章的合集,共收录文章57篇,包括论文、书评、序言和随笔。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一为“文化考古学”,二为“社会考古学”,三为“理论与方法”。其中文化考古学部分又按照作者四十余年考古发掘、研究和教学所围绕的三个地区分为黄河流域、黑龙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本书虽然为个人文集,但也从一个
本书是《山南壁画》一书的补编,包括了西藏自治区山南市42座佛教寺庙的壁画图像资料,反映了各个寺庙壁画的整体面貌,不仅实现了山南壁画信息的数字化保存,也为藏传佛教考古、壁画图像学和西藏艺术史诸多研究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资料。
土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悠久历史及丰富内涵的实物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根脉。本书针对我国干旱环境下土遗址的建筑材料与建筑工艺、保护调查、保护加固技术和效果评价等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论述,深入探讨了我国土遗址的历史起源、建造工艺及分类、传统材料的特性,形成了土遗址快速测绘、现状调查、室
本书主要以故事的形式梳理出夏、商、西周这段历史的发展脉络。作为中华文明的开端,夏、商、西周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一个时代。本书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时间顺序,将影响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走向的大事件、大人物以通俗易懂的小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这一系列的故事,读者可以理清夏、商、西周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这一时期各个
本书主要以故事的形式梳理出大宋的历史发展脉络。大宋是当时汉族的主体王朝,中国再次分崩离析,汉族人民南下,先后建立了北宋和南宋两个王朝。大宋素以积贫积弱和偏安一隅著称,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摩擦不断。但这一时期也涌现出许多新的文化形式,如话本、宋词等。本书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时间顺序,将影响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走向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