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我省两大图书馆:馆藏空间达极限 读者阅览席严重不足
发布者:网上馆配会 发布时间:2015/4/22


       黑龙江日报4月22日讯 要书架林立,但不冰冷传统,在穿梭书海间感受闲适与温暖

  要书种齐全,且兼具品位与内涵,能在不经意间邂逅一个“好故事”

  最好,能有个24小时可看书的一隅;最好,能有个和作家本人亲密接触的机会……

  文学大师、曾担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作家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丰富海量的图书资源,

  充满书香气息的优雅环境,公共图书馆,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无疑是闲暇时读书的一个好去处。近日,记者走访了黑龙江省图书馆和哈尔滨市图书馆,发现堪称我省图书馆两大“龙头”的这两个图书馆,却是馆舍空间资源紧张,读者阅览席严重不足,硬件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越来越难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很显然,这个“读书天堂”有点儿挤。

  空间资源紧张人满为患

  正值一个周末,记者走进省图书馆。里面已是人潮涌动。无论是保存本阅览室、社会期刊阅览室、文献借阅室、24小时自助图书馆、亲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读者自修区,都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读者。在感受着浓郁的读书气氛之余,拥挤并且有些窒闷的环境也让人感受至深。

  保存本阅览室里,赵茗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她说,自己是这里的常客。因为图书馆里很安静,有读书的氛围。她喜欢像现在这样,拿着书本从容不迫地慢慢阅读,享受读书的乐趣。但美中不足的是,因为来这里看书的人多,稍微来晚一点,可能就没有座位。所以每次要来看书她都要早早地赶来占座。

  省图书馆去年年底开放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里,更是人头攒动。很多人都拥挤在一个书架旁选书,场面很是壮观。一位读者调侃说,来挑选几本书,就跟抢东西似的。

  在读者自修区,高一学生徐成锐正在看书。他告诉记者,他早上7时30分就赶到了这里,8时开始在大厅排队,直等到8时30分开门,终于抢上了这里的一个座位。因为这里的座位实在太抢手了,稍微来晚一点,就只能在过道学习了。对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表示:“每天来省图的人一直很多,座位确实不够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省图书馆于1962年5月正式开馆,现在使用的馆舍是2003年10月落成的,总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当时设计的接待能力为日均3000人次。而2014年,省图日均接待读者高达5600余人次,寒暑假高峰期最高达到日均逾万人次,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承载能力。长期以来,其馆舍空间和硬件设施一直在严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中。

  同样,在哈尔滨市图书馆,由于座位紧张,读者常常无奈而归。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哈尔滨市图书馆现有阅览室面积不足5000平方米,仅有座席900余个。而按国家标准,每千人应拥有0.3~0.6个阅览室座位。哈尔滨市现有人口超过1000万,市图书馆的阅览室座位应达到3000座以上。目前,该馆的阅览室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特别是每逢周末、节假日,各主要阅览室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经常出现很多读者找不到座位的情况。

  硬件设施存隐患危险重重

  众所周知,作为我省最大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重要的文献信息中心,省图书馆的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传播知识、存储信息等功能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可是,作为一个服务全省公众,日平均接待读者5000多人次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其服务设施空间与接待能力出现了日益尖锐的矛盾。面对偌大的读者量和逐年激增的趋势,省图书馆现在的馆舍空间已明显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硬件设施的维护以及读者的人身安全都存在隐患。而且,随着馆藏资源的逐年增加,目前书库面积也远远容纳不了日益增长的馆藏文献量。

  在哈尔滨市图书馆,记者看到作为隶属哈尔滨市图书馆的市少儿图书馆已经停止使用。据了解,该馆是我省唯一一所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该馆舍建于1973年,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服务对象主要为18周岁以下的在校生、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校教师,先后被命名为“省少儿文艺活动基地”、“市德育基地”。然而2009年6月经有关部门鉴定房屋属于危房,当年停止使用,至今处于停顿状态。另据了解,目前,在国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已有9个城市建有独立的少儿图书馆,面积均在5000平方米以上。

  另据哈尔滨市图书馆馆长牛文杰介绍,该馆存有大量珍贵的古籍善本、国学及艺术大师书画真迹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其中,馆藏古籍善本达160多种、2600余册;梁启超、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等国学及艺术大师的书画真迹600余件(幅),这些真迹是全市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哈市文化积淀和人文品位的象征。保存这些古籍文物对馆舍的要求很高,并需要恒温、恒湿的环境。而市图书馆在设计之初没有建造专门保管珍贵文物的保管室,目前又因馆舍面积不足无法设置符合保管规范要求的专门库房,长此以往,这些珍贵文物无法妥善保管,将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牛文杰说,目前哈尔滨市图书馆的馆舍建筑面积为1.97万平方米,在东北三省四个副省级城市图书馆中位列最后,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图书馆作为市民终身学习的课堂,不仅是市民阅读书籍的场所,也是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为市民提供培训、学习的地方。而目前由于馆内没有学术报告厅、文化交流展厅及培训场所,无法举办大中型学习报告会,限制了图书馆功能作用的发挥。另外,哈尔滨市图书馆当年设计规模为藏书200万册,目前馆内现有藏书已达300余万册(件),远远超出设计标准,且藏书速度仍以每年10万册增长。按照国家《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服务400万~1000万人口的图书馆馆藏图书应达到320万~600万册,现在馆内库容已极大地限制了藏书的数量,严重影响图书馆的正常运行。

  解瓶颈需“扩张”建设新馆

  针对日益严峻的矛盾和问题,近几年省图书馆积极探索和尝试了各种方法,优化馆藏布局、合理有效利用馆藏空间。比如在二楼平台因地制宜增设自修专区,在外文文献阅览室开辟学习空间。虽然这些措施暂时缓解了馆舍严重超负荷运行的压力,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存的突出问题,也无法保障和促进未来的发展。

  如何能真正破解这一发展瓶颈和梗阻?省图书馆馆长高文华认为,经过几年的建设,国内多家5万余平方米的省级公共图书馆都已陆续建成开放,全国省级图书馆面积不足5万平方米的不过六七家。我省图书馆必须“扩张”、“突围”才有发展。他们经过了几番研究论证,有了建设省图书馆二期工程——黑龙江省数字图书馆的设想,希望能早日得以付诸实施。

  哈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连续两年对哈尔滨市图书馆馆舍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委员们普遍认为,公共图书馆是城市的名片,不仅是一座城市文化程度和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城市社会文明的标志,对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受教育权利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当筹建市图书馆新馆,并加强图书馆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使图书馆新馆成为哈市文化标志性工程之一。新馆舍建筑面积应达4.5万平方米,包括市图书馆总馆及市少儿图书馆,馆内可开辟学术报告厅、文化交流厅、展览室等活动场地,便于在市图书馆举办讲座、报告会、书籍推介会等公共文化活动。此外,图书馆的规划设计应有一定前瞻性,充分考虑未来发展中人口增长、馆舍功能强化、书籍扩充以及文化服务设施标准进一步提高等因素。要设计建造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专门保存古籍善本的储藏室,更加妥善保管好古籍善本和珍贵字画。另外,应鼓励民间开办各种小型图书馆,以缓解省市等公共图书馆的压力。

  牛文杰说,图书馆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为读者提供阅读的场所,应该成为市民的第三公共文化空间,应成为城市公园,居民第二起居室,成为融文化交流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