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海洋经济统计、科技统计和科技成果登记等权威数据,从海洋创新资源、海洋知识创造、海洋创新绩效、海洋创新环境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定量测算2004-2017年我国海洋创新指数。客观分析了我国海洋创新发展现状与趋势,构建了我国国家海洋创新指数,定量评价了国家和区域海洋创新能力,并对全球海洋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对国际海
本书是一部关于我国大陆海岸线变迁分析与评价研究的专著,书中利用遥感监测为技术手段,侧重于全国范围大陆海岸线动态变迁过程的基础性研究,采取统一处理标准、统一提取标准和统一分类标准,重点分析与评价我国海岸线1990年以来的动态变化过程,以数值量化的形式表达各项基础特性的变迁,综合评价岸线资源脆弱性和利用潜力,预测未来海岸线
本书是对GEF湿地项目部分技术成果的总结。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GEF中国湿地保护体系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的工作、取得成效,对如何将项目成果应用于湿地保护管理实践提出了建议;第二章介绍了湿地保护地的评价方法和案例;第三章分享了宁夏开展湿地动态监测的经验,并对全国湿地保护体系进行了空缺分析,提出了改进策略;
本书以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段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实验测试和理论研究等方法,以页岩气成藏机理为核心科学问题,基于对页岩有效厚度、埋藏深度、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吸附含气性、岩石脆度、孔隙度和构造改造强度等页岩气成藏的关键要素分析,研究页岩储层的微观孔裂隙系统,探讨页岩气赋存的吸附态、游离态和溶解态
矿产资源领域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地理毗邻、资源优势转化为共同发展的经济增长优势的关键领域。本书旨在全面介绍“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带沿线国家的矿产资源情况,为“一带一路”的矿产资源领域合作提供基础的矿产资源信息。本书总结中蒙俄经济走廊带沿线国家的区域地质概况,对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开发利用与前
《青藏高原冻土环境与工程雷达遥感研究》利用高分辨率SAR干涉测量等技术,采用多角度、长时序、凝视聚束(staringspotlight)等观测模式,以青藏高原北麓河为试验区,研究冻土地表土壤水分、冻土活动层厚度反演和冻土工程形变特征监测,探索青藏高原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土壤含水量和冻土工程三者的耦合作用,以全新的角度认识
本书是作者及其研究团队二十多年来从事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开展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的方法总结与实例汇编。第1章重点介绍了进行深部隐伏矿三维定量预测的思路框架与技术方法流程。第2章到第11章从三个层次介绍了10个三维找矿预测的研究实例。第一层次为成矿带三维定量预测,包含陕西华山—太峪口地区和山东大尹格庄—夏甸地区金矿预测
《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发展方向研究》论述了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在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新使命,在“绿水青山”发展理念下的新担当,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新作用。提出了煤炭地质勘查科技创新的新方向和煤炭地质勘查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建立了煤炭生态地质勘查新体系,展示了当代煤炭地质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成果,畅想了煤炭
本书对花岗岩材料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和模型研究。首先对花岗岩材料进行了动态劈裂拉伸、动态轴向拉伸、有侧压的动态直接拉伸、动态单轴压缩、动态三轴压缩等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了花岗岩材料在动拉应力和压应力作用下的强度及变形特性。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币状裂纹模型和滑移型裂纹等模型,并以Taylo
《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微气候优化策略研究》以使用者的实际舒适感受为目标导向,通过问卷调研、访谈、行为注记、地图标记的方式对住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同时对住区公共空间中的微气候因素进行测试,通过建立微气候舒适度评价计算模型,计算住区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并与使用者活动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住区公共空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