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金沙江下游美姑河流域的地质灾害成生机制、成灾模式以及重点场镇、典型小流域灾害地质调查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共13章。涉及区域地质地貌与气候背景、新构造活动特征、地质灾害时空展布特征及成生机制和成灾模式、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等内容。书中系统研究了流域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和综合成灾模式,绘制了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成灾模式分布
多年冻土调查与测绘是冻土学研究、工程勘察的基础。本书依据新老冻土研究者30多年来从事冻土研究、调查和为工程勘察服务等方面积累的经验,总结了影响多年冻土特征、发育与退化的主要因素和基本规律,冻土调查与测绘的内容和方法,总结了冻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冻土图、综合冻土工程地质图、地下冰和融区分布图编制的要求与方法,简介
《西南岩溶石山区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模式》系统梳理了西南岩溶石山区2003年以来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示范成果,揭示了岩溶水文地质特性和地下水资源形成机制,提出了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堵洞成库、建柜蓄水、抽水调节和束流壅水4种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为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技术支
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和平台建设,以滑坡泥石流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等方法为基础,研究滑坡泥石流临界条件、临界判别指标和关键参数的确定技术方法和标准,进而在龙门山建立典型滑坡泥石流时空预警示范区和示范点,为地震灾区的监测预警和减灾防灾提供技术支撑
本书是根据我们深水地质灾害团队*近年的科研成果在结合全球深海地质灾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南海深海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和防治,提醒政府和大众关注深海水地质灾害的巨大危害。全书总结了南海的灾害类型和国际研究进展,阐述了海底滑坡、浅层气、浅层水合物、浅水流和地震海啸等重要地质灾害的特征、危害以及各种预测技术
本书是极地考察30多年极地测绘成果的系统汇集,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南北两极特殊环境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的系统总结,是对信息化极地测绘理论和技术体系的系统梳理。本书是第一本系统介绍极地动力大地测量、极地遥感、极地地球物理、极地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内容的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教科书,主要内容包括:极地测绘基准、南极地球动力学、GP
辽宁省海岸带资源承载力与环境脆弱性
《工业矿物与岩石》第四版是在第三版(2011)的基础上,为适应当前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高等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需要,删除了原教材中工业岩石制品部分,同时对其余内容作了适度精简和更新补充。内容包括:绪论;上篇——工业矿物学,包括常见的140余种工业矿物原料,主要为非金属矿物,对重要金属矿物和宝石矿物也作了简要论述;下篇
本书以洪涝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机制、影响路径、损失评估和管理决策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以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为案例?从孕灾环境、承灾体和致灾因子角度?分析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从供求和时空变化角度?评估洪灾间接经济损失?通过设定不同的目标情景?比较洪涝灾害给不同经济部门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该项
地理信息科学是集地理、信息、测绘和遥感等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在应用过程中形成了理论、技术、系统、工程、应用和服务等方面的知识体系。全书首先介绍了地理信息科学的形成、体系、发展趋势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其次研讨了地理认知与传播、地理信息表达和地理信息基本特征等理论问题;然后详细论述了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