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是过去环境变化研究的新兴地质档案。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山地泥炭发育较好,迄今为止受到人类活动直接干扰较小,是获取自然环境变化信息的理想场所。本书是过去15年关于东北泥炭沼泽发育和环境演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总结,涉及大兴安岭、长白山、黑龙江省凤凰山和三江平原典型泥炭沼泽区,基于210Pb、137Cs和14C放射性元素
《喀斯特流域洪、枯水资源化机理与遥感应用模型研究》主要从流域结构与功能关系论述喀斯特流域水资源、枯水资源及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评价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枯水资源及洪水资源概念,水资源、枯水资源遥感信息识别,水资源、枯水资源及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洪水资源化机理、洪水资源利用等。
作为海洋科学与技术人才强省,山东省大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积极培育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本书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图谱,系统分析了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主题和创新主体,全面展示了国内外尤其是山东省在海洋科学与技术各领域的机构和人才分布,准确识别山东省在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特征和优势。
人工智能在效率和能耗上明显优于传统手段,得到海洋科学研究者的青睐,具有海洋科学特色、以海洋大数据为“燃料”驱动的海洋信息挖掘、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手段,已经在海洋科学众多研究领域取得成功。本书将从介绍人工智能海洋学的基础内容开始,系统全面地介绍海洋大数据、Python语言、人工智能基础等专业知识,并从海洋特征智能识别、海洋
本书内容涵盖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原理、模型、方法和应用,包括:海啸与海啸灾害的特征、全球地震海啸源分布、全球海啸灾害概况;潜在地震海啸源界定;地震活动性模型构建;地震海啸生成模式;海啸波传播控制方程;地震海啸数值模拟原理、模型、方法及应用案例;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原理、方法及应用案例。
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地籍测量教学经验和科研实践,并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共11章,第1章至第4章分别介绍了地籍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第5章至第7章分别阐述了房产调查、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方法与技术;为适应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第8章至第10章突出介绍“3S”(GIS、GNSS、RS)
本书是作者团队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郑州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基础上撰写而成,主要反映作者团队围绕空间聚类分析和变化检测、空间关联规则挖掘、互联网专题信息挖掘、轨迹数据挖掘以及气象数据流挖掘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进展。
本书以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MapGIS10为基础,详细介绍MapGIS10的基本操作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导论、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预处理、数据编辑与处理、地图数据可视化、制图成果输出、空间分析、栅格数据应用、三维景观建模与可视化、地图瓦片等。本书采用案例式教学模式,按照业务处理流程的顺序编排内容,全书穿插了
本书是对南海综合研究、区域海洋研究的一部专著,用数字地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研究成果利用计算机表现出来,可实现可视化及做各种运算、演示。全书分7章。第1章~第3章,主要是数字南海的GIS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系统的设计研制。以国内外收集的200余幅图件和水深地形数据为基础,制作南海海底地形模型和南海地形数据库。第4章
本书系统介绍了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分类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作者在太阳能集热与海水淡化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V型吸热板空气集热器、聚热型无机热管-真空玻璃管集热器及非金属管式平板集热器的研究;无机热管式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太阳能低温单效蒸馏海水淡化工艺及性能的研究,以及无机热管低温蒸发-冷凝器、无机热管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