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南海综合研究、区域海洋研究的一部专著,用数字地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研究成果利用计算机表现出来,可实现可视化及做各种运算、演示。全书分7章。第1章~第3章,主要是数字南海的GIS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系统的设计研制。以国内外收集的200余幅图件和水深地形数据为基础,制作南海海底地形模型和南海地形数据库。第4章
本书系统介绍了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分类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作者在太阳能集热与海水淡化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V型吸热板空气集热器、聚热型无机热管-真空玻璃管集热器及非金属管式平板集热器的研究;无机热管式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太阳能低温单效蒸馏海水淡化工艺及性能的研究,以及无机热管低温蒸发-冷凝器、无机热管冷
铜矿是我国的紧缺矿种,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国家铜资源安全及铜行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实现找矿突破,迫在眉睫。羊拉铜矿床是滇西“三江”成矿带内很具代表性的大型铜矿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特殊,矿区构造活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本书在全面收集已有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地质
本书重点介绍重磁电岩石物性测量方法、物性与地质关系、三大克拉通盆地重磁电物性建模及应用。全书以重磁电物性测量与建模方法及近年来在复电阻率测量、激电建模与储层参数预测方法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及周边采集的沉积地层、火成岩及基底的岩样的测试与分析,对前寒武系古老地层重磁电物性特征进行
本书从理论、方法到应用系统地介绍火成岩成因,主要内容包括熔体结构理论及其岩浆过程中的应用、实验岩石学与相图、岩浆的演化过程、超基性岩成因(形成与演化)、基性岩成因、中酸性岩成因、岩浆作用物理学、火成岩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工作方法、应用岩浆岩石学。
本书对贵州省自然资源变化对生态影响遥感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技术方法、指标体系等进行了凝练总结,分析了贵州省2017—2019年自然资源宏观变化情况,研究了贵州省自然资源变化对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功能等产生的影响,分析了贵州省自然资源和生态变化特征,对贵州省自然资源变化监测技术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中扬子地区志留系、寒武系页岩是我国南方页岩气勘探的热点层系,其特殊性在于页岩热成熟度高,且经历复杂构造演化,页岩气成藏条件较复杂。本书以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中扬子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牛蹄塘组、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目的层系,系统介绍震旦系-志留系富有机质页岩形成与分布特征、页岩储层的岩石和孔隙特征
本书系统分析了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现状、成果进展、技术瓶颈和发展需求,梳理总结了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成功经验,对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技术与管理提出了方法与建议,为推动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成果交流与应用、提升研究水平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桑托斯盆地盐下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较罕见,且与国内外常见湖相碳酸盐岩存在较大差异,其沉积机理分析面临诸多难题。本书针对桑托斯盆地盐下白垩系ITP—BV组湖相浅滩和微生物礁灰岩,建立一套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成因理论和储层评价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厘清湖盆的沉积演化特征,建立断陷湖盆“缓坡聚滩”和“坡折控礁”沉积模式,探讨桑托斯盆地
本书围绕西北内陆流域天然水资源匮乏背景下地下水超采引发自然湿地和天然植被绿洲退化危机问题,介绍了该区地下水合理开发与生态保护面临的主要难题和战略目标、自然环境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重点阐述了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退化危机的演进特征与机制、不同类型区生态水位阈域和监测-预警与管控指标体系,诠释了原创的干旱区地下水功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