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面过程是指发生在陆地表面和土壤中控制地气之间动量、热量及物质交换的作用过程,它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干旱区河流输水、城市规划实施、灌溉与农业施肥、点源污染排放这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活动,影响陆地碳氮水循环过程及河流水生生态系统,控制着淡水资源的供给。合理表示这些过程和人类活动的作用,
《气象史研究》是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主办,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委员会承办的学术辑刊,是以气象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性辑刊,旨在为国内气象史和相关研究提供成果发布平台,推动中国气象史与文明国际化发展,拓展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
本书通过野外考察数据和遥感影像资料,对2016年7月和9月发生在西藏阿里地区的两次阿汝冰川冰崩事件进行了考察研究,阐明了冰崩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冰崩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冰崩科学预警的构架计划。本书还详细介绍了目前冰崩的研究方法,阿汝冰崩实地考察过程,新方法、新技术(地震仪和连续GPS)在冰川监测中的应用等。本报告共分8章
本书从地震反演技术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详细叙述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的方法、原理及实现过程;然后通过理论模型和不同类型的实际地质模型验证波形指示反演方法的精度和对不同地质条件的适用性;最后利用波形指示反演开展了陆相薄互层预测、煤层强屏蔽下的薄砂岩预测、深层薄储层预测、海相页
本书以漫游时间科学馆的形式,向读者介绍时间的来龙去脉,系统展示古今中外计时技术和授时技术的发展,描绘信息化时代高精度时间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以及中国现代时间工作的发展历程。书中展示了一些时间科学原理,揭示了一些科学道理和启示,融入了一些历史和人文知识。同时,以展览馆为线索,融美学于科学之中,图文并茂,让读者充分领略时间科
本书是研究生教材《现代宇宙学》的姊妹篇、基础篇,是学习宇宙学基础知识的一本教材。遵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本书仅仅详细介绍标准(或者平滑或者零阶)宇宙学的基本理论和观测,而不涵盖其他非主流宇宙学理论和思想。具体内容包含宇宙的创生、暴胀、初三分钟轻元素的产生和微波背景辐射与中微子的产生过程以及作为宇宙学预备知识的牛顿宇
《中国海洋经济》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主要刊载海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与海洋经济紧密相关的研究论文、书评等。本书为第11期,分为海洋产业经济、海洋区域经济、海洋文化产业、书评四个部分,内容涉及海洋经济工业化、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文化旅游、中国船舶工业、海洋绿色产业等。
中国东部是中国第四纪研究的发祥地。《北半球第三冰原探索》是作者在对中国山地,特别是中国东部中低山地多年考察研究、取得大量调查和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的探索。《北半球第三冰原探索》系统分析研究了第四纪冰期时期北半球强的两大洋流系统湾流和黑潮对北半球三大冰原形成与发育的影响,分析了冰期时期北冰
本书立足学科前沿,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在论述地理学发展态势与前沿的基础上,系统阐述自然地理学的科学意义与战略价值、发展规律与研究特点、总体发展态势、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方向,论述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地理系统模型模拟等自然地理学分支学科的研究任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关键科学问题和
本书对“时空三极环境”项目执行以来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国内外三极地区气候、冰冻圈、生态、水文与水资源、社会经济与人文等领域已有科学研究成果,形成一份较为完整的地球三极地区环境评估报告。其面向三极治理提出应对与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三极相关科学研究和国家战略制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