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地震地质环境特征,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对稳定大陆地震构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通过布格异常梯度的定量研究,给出了江淮地区中强地震孕育发生的深部构造格局,探讨了深浅部构造关系与解耦现象。在第四纪盆地与中强地震关系方面,通过洞庭湖盆地周缘断裂活动性调查,提出了该盆地第四纪演化模式及与中强地震关系密切
本书主要介绍地磁异常快速、精细反演的方法和技术,特别是针对磁法勘探中存在的剩磁、退磁效应问题,提出剩磁条件下的磁异常振幅反演技术、磁化强度矢量反演技术;以及通过磁异常反演提取剩磁信息及磁异常分离方法,讨论强磁性体的退磁作用及磁场响应特征,介绍剩磁与退磁同时存在的复杂条件下地磁异常反演方法。
本书系统论述了利用温度示踪和离子示踪研究潜流带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潜流带潜流交换的机理。全书共9章,包括绪论、数学模型、室内试验设备的研制及介质参数的确定、低温水入渗条件下粉黏土渗透性试验研究、温度示踪法河岸带研究、潜流交换离子示踪法室内试验、潜流交换温度示踪法野外试验、河岸带流热耦合模型构建及对
扬子与华夏陆块拼合、碰撞时限及方式是华南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湘桂地区处于两大块体过渡区域,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沉积类型复杂,连续的沉积记录为从地层学角度认识这一重大地质问题提供了思路。本书从新元古代不同相区典型剖面沉积相、沉积物源、重要构造界面等方面对比分析入手,以亲扬子型物源和亲华夏型物源转换界面为突破点,揭示亲华夏型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生教材,重点阐述了碳、氮、磷、硅等生源要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基本原理、规律和研究发展趋势,是编著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并在系统归纳总结近40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倾力完成的。全书分为8章,第1章简要概述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2
红层是典型的易滑地层,红层滑坡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重大工程建设与运营造成严重威胁。本书以四川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红层滑坡的孕灾环境、主要类型与特征、形成条件、成因机理和失稳破坏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介绍红层滑坡分析评价、早期识别、监测预警和防治利用的技术方法。
针对城市环境下GNSS定位导航精度低、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本书结合教学、科研和实践对城市峡谷中的定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城市环境多源信息融合导航定位技术。全书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环境卫星定位技术发展、城市环境定位的支撑技术、基于多传感器融合城市环境定位技术、基于空间环境信息辅助的城市环境定
QGIS作为广泛使用的开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集成了地理信息领域许多的思想和技术。本书通过丰富的软件使用示例,由浅入深地为读者提供了了解这些思想和技术的途径。本书主要内容涉及QGIS的基本使用、GDAL工具、GRASSGIS模块、SAGAGIS模块、Orfeo工具箱、LizMap在线地图发布和GeoHealth健康应用插
地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方法,地理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分析、可视化等都需要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本书系统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学基础、体系结构、技术手段等主要内容,重点阐述了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分析、管理和可视化等核心技术,并对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地理信息服务和地理信
本书以环境资源相关领域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重点讲述地理空间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力求将本领域有代表性的空间分析技术方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本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空间数据探索分析、空间分布与点模式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回归分析、空间插值、地统计学、随机模拟、空间多元分析以及综合实习:识别多中心城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