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总结了作者在复杂航天器姿态控制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和工程试验经验。全书内容共分为12章,介绍了复杂航天器的物理运动参考系统、刚柔耦合部件的数学模型、姿态确定方法和多种姿态控制先进算法技术。具体算法技术涉及多角度机动控制、柔性振动抑制、机动路径规划、奇异摄动分析和变参数控制应用等方面。全书重点论述了复杂航天器先进
本书第一篇系统阐述了火箭竖立状态的地面风载荷的工程分析与处理方法,对火箭地面风载荷的基本特征,缩比模型的设计、试验与数据处理方法给出了翔实的论述,总结分析了国内外20余款火箭风载荷设计研究结果。第二篇重点研究了基于晃动试验的晃动等效动力学模型技术。第三篇首次提出了以弹体自身为传感器,基于结构自身的变形来获取弹箭截面载荷
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空军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其组合发动机设计论证与工作过程仿真。出版专著、教材10余本。主持参加科研课题20余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
本书介绍了助推滑翔飞行器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分析了近空间大气环境特点及其对飞行器制导控制的影响,建立了面向制导控制研究的助推滑翔飞行器数学模型。根据助推滑翔飞行器的飞行特点,分别研究了助推段、再入滑翔段和俯冲段的制导方法,以及滑翔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方法,并以典型的助推滑翔飞行器为对象,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本书所提出方法的有效
目前,我国航天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其未来发展与应用任重道远。本书在对全球航天产业与人工智能发展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世界发达国家在商业航天等领域的发展战略与经验,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航天产业发展方面的科学探索、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我国发展航天产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需求及所面临
人造卫星是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插图本卫星简史》介绍了人造卫星的发明史,从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的研发和发射讲起,分别介绍了通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天文卫星等不同卫星的原理和工作特点,卫星是怎样运行的讲到遥感技术原理等内容,还对研制这些卫星的科学家的生平和他们的伟大贡献作了详细介绍
本书从专业的角度分享编者对小型无人机设计的认识,以及多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的经验和技巧,内容主要包含无人机模型的分类与组成、小型飞行器的飞行原理,以及各类小型飞行器的设计思路与制作流程、飞行训练与技巧、飞行注意事项等。本书的编写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希望读者能通过本书一览电动滑翔机、垂直起降双轴飞行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在完成21小时23分的太空飞行后,于10月16日安全返回着陆场。在航天英雄杨利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生死26秒神秘的敲击声舷窗上的裂纹等未曾预知的情况。任务完成后,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自传并出版。在自传绝版多年后,杨利伟将军授权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绘本版,
征服宇宙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更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中国正式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工作者始终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弘扬和宣传载人航天精神对中国少年儿童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为少年儿童普及航天知识更是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活跃分子空间降维不确定性的设计优化及其在航天活动中的实际运用,包括基本情况、概念与内容、指导与示例等部分。本书对活跃子空间降维UBDO理论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形成一套较为系统、普适的UBDO方法,以克服现有UBDO计算成本高昂、分析精度受限、工程实现困难等瓶颈问题,为UBDO理论发展及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