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社会学评论》是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自2000年创刊以来,始终以面对中国社会真问题,关注转型期实践逻辑,推动本土化理论研究为宗旨,刊发了许多在学界产生过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2024年中国国际文化贸易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贸环境中呈现总量承压、结构跃升、动能转换的特征。
本书首先介绍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基础理论,包括创意与策划的内涵、文化产业创意理论、文化产业策划理论以及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原则和程序等,在此基础上,分别讲解了不同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内容,主要包括纸质传媒产业创意与策划、网络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出版产业创意与策划、演艺产业创意与策划、影视产业创意与策划、动漫产业创意与策
中文文学经典化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之间的建构关系,及其呈现出来的学术话语体系的全球建构是当下中国学术界要回应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的文学史研究的成果,不少是将注意力放在材料的拼凑和领地的占有,而整合性的理论研究却极其缺乏,往往造成文学史的逻辑混乱和大杂烩现象。2024年11月1日至3日,由浙江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是提升国家软实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举措。本书旨在探讨区域国别视域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挑战与机遇,通过分析相关学术文献、研究报告等,梳理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传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案例,分析其在不同区域国别的传
中国社会各界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让世界更容易读懂今日中国的正确叙事方式,探索如何在国际上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本书就是一部具体阐述在大变局时代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作品。作者有特殊职业外交经历和丰富的讲中国故事实践经验,近年来在法国从事中法民间文化外交的事迹可圈可点,包括2024年1月25日为纪念中法建交
2024年,随着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河北省文化产业稳定发展,新技术推动文化向更广领域推进,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书以明清文人笔记与通俗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坛庙、寺观、园林、士乡、京旗、节令、礼俗等方面入手,描绘明清时期北京城的生活图景,呈现其民族文化融合,地域文化交汇,皇城文化、士人文化与平民文化熔于一炉的京师文化特征。
《中国与拉美(第三辑)》聚焦于中国与拉丁美洲的经济、文化交往,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行后中国与拉美的经贸合作情况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