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观:罗坑红色翡翠
该书是知名散文家王川创作的一部散文集,记录了作者多年来经山海、探秘境、访幽独的四海游历。区别于一般的游记,该书是以诗性的写作,以丰富的文本样式,表述各种地表文化现象与生活现实,以极具个性化的观察与思考,生动而深刻地描摹、探究、解读、诠释地域景观、人文生态及其古今之变,谛视中华大地的雄阔壮丽,深剖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展现
这是一部扣人心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它精心勾勒了生活在中国南方小城与魔都上海一户何姓人家四代人的生活图景,时间跨度六十余年,在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人情世故的描绘中,展现出传统道德观念与现实境遇的碰撞,字里行间满是中国社会独有的人情冷暖,更饱含一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现象的深沉思考。
本书比较全面地观照了闻一多的学术文化世界,在诗人和民主斗士之中凸显闻一多作为学者的一面,在学术文化世界的把握中凸显闻一多的学术个性品格和创造性的文化思想。主旨在于:作为现代诗人、文化史家和现代思想家的闻一多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体现为一种独特的主体性研究范式,不同于胡适的实证主义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研究范式,不同于新儒家的回归传
该书透过对易卜生戏剧形象谱系的构建力图把易卜生所塑造的重要形象放在易卜生戏剧整体中去体悟、洞察,了解它们在易卜生戏剧形象谱系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形象的关联,进而深入理解易卜生艺术思维的思辨性,探寻易卜生的艺术思维与思想进程,找寻其创作与思想的关系,发掘易卜生剧作的内核及其成因。同时,作者也通过谱系中人物形象的演变历程揭示
田北湖(1877-1917),本名田其田,号自耘,后更名田北湖,江苏六合人。其人天资聪颖,13岁负笈江苏南菁书院,与吴稚晖、钮永健同学,其革命思想萌发较早。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1905年和邓实等在上海创办《国粹学报》,为该学报健将之一。1906年参与创建中国公学并任教。1908年加入江苏省教育会。1911年成立中国
和瑛是乾嘉时期重要的边疆大臣、蒙古族学者、文学家。其弃武从文,由科举入仕,精于易学,长于诗赋,一生笔耕不辍,有十多种著述传世,有旗人文宗之誉。该书首次对和瑛及其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出了和瑛家族谱系树的基本线索,全面考察了和瑛生平行事以及30余种著述的存佚情况、40多人的文学交游历程。该书对和瑛文学创作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书文学体裁是散文。这部作品以那坡地区为背景,细腻描绘了那里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与风土人情,如巍峨的界山、蜿蜓的河流,跳弓节、祭山神等,展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之情。从历史的变迁到经济文化的发展,再到新时代的变革,全面展现了当地的多彩面貌。全书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既回望过往,又展望未来,书中穿插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新月派诗人从事了大量外国诗歌汉译活动。新月派秉承中体西用文化观,发展了相应的诗学和翻译思想。1923年-1925年新月派诗人的外国诗歌汉译活动为自发阶段,翻译选目主要集中在维多利亚时期诗人的诗歌,除了要实现介绍外国诗歌的文本目的,还具有试验汉语白话的文化目的。1926年-1933年
迟子建作品中学生阅读 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