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5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科幻小说作家菲利普·迪克的话开篇,介绍了曼德拉效应和模拟假设;第二部分介绍了各种多元宇宙、量子世界、量子多元宇宙的概念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本质;第三部分通过模拟世界中的多条时间线、模拟、自动机和混沌、量子计算与量子并行介绍如何构建数字世界;第四部分介绍了多元宇宙的算法,数字时间线和多元宇宙
本书是按照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课程设置,为高职高专院校编写的。按照测绘生产过程,基于进行地面点定位和地形图测绘等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组织教材内容。全书共分7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测绘基础知识、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三角高程测
本书共分为4章。第1章对2019年全国降水及暴雨概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综述;第2章从单站暴雨、连续性暴雨、区域性暴雨、主要暴雨过程等几个方面对2019年的暴雨进行索引;第3章对2019年40次主要暴雨过程的基本天气形势和降水演变特征进行概述;第4章对2019年10次重大暴雨事件从雨情、灾情及天气形势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
本书采用编年体的形式,在河北省气象局收集、整理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客观记述了自建局以来到2019年65年中河北省气象工作的大事要情,包括机构变革、人员调动、获奖情况等,以附录的形式针对内文的要点进行补充。为记述完整,接续严谨,大事记追溯至建局前。本书更好地发挥了历史档案材料的作用,给领导和各单位提供一个了解和查找史料的
本书探讨了风城组储层构型理论的形成、发展及趋势,介绍了储层构型研究的基本方法。详细介绍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的发育特征,分析控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通过钻井、岩心、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观察与分析,对储层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物性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本书可对风城油田侏罗系齐古组油藏勘探开
本书基于大量文献调研分析,介绍了精细油藏描述的关键问题、研究现状、储层地质特点及其复杂性和剩余油分布基本特征等内容,结合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火山岩、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克拉玛依组砂砾岩和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沙河街组一段砂岩的储层应用研究实例,系统论述了地层精细划分、多信息综合火U岩储层裂缝表征、储层孔隙结构划分和定量描述、
本书是《中国石油地质志》(第二版)第七卷下册,是对二连盆地多年来在地质理论、勘探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介绍了中国含油气区地层、构造、沉积等基础地质特征及烃源岩、储层、盖层、油气成藏等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地质特征,指出了二连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及发展前景。
本书介绍油气开采流体流动模型在复杂非均匀介质单相及两相流研究中的应用、非等温渗流模型的理论基础及解析解实例应用以及地下流体动力学多维数值模型,包括Navier—Stokes方程的差分计算、对流升温模拟、非混相流动模拟等。
本选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可可托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植被及植物种类、动物区系及动物种类进行了的介绍,并按照科属关系对新疆可可托海湿地环境下的植物、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保护等级进行了归类划分。能够帮助读者准确、全面、形象、感性地了解每一种植物、动物,了解其潜在的生态价值。
本书以滇东雨汪区块煤储层为研究对象,在阐明研究区地质背景和煤储层物性的基础上,利用驱替试验对煤层气井不同排采阶段进行了物理模拟。书中系统研究了不同阶段煤基质变形特征与时间、驱替压力、流量、渗透率和流体含量间的联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改进了气体弹性能数学模型,基于煤体受力分析,建立了排采过程中煤基质弹性能相互转化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