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金时代》是一部报告文学。作者以朴素白描的笔法,饱蘸深沉的情感,书写了新中国煤炭工业半个多世纪翻天覆地之巨变。作品客观真实、细致入微、记录时代、书写现实,讴歌社会主义建设,讴歌劳动者,讴歌新时代。通过煤炭一线职工的真情实感和勇于奉献的实干精神,营造出足以共情的氛围。
陈应松最新长篇,在这部小说中,进城务工的孙保卫,因目睹了一场暴力事件而被陷害,在逃往神农架的路途中发生一系列传奇。也正是在“逃亡”的途中,触动了过往的回忆,并达成了自我的和解。在文中,男女主人公都有着令人神伤的过去,他们都是在福利院长大的孤儿,怀着对生活的信念,勤恳地工作,但天有不测风云,噩运就这样降临了,即使在这样的
《刘孚周日记》是江西省近十余年首部被发现并整理出版的晚清私人日记,意义重大。日记真实记载了作者于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和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两次进京会师的详细经历及见闻,反映了南浔铁路在20世纪初收回路权背景下探索商办模式的艰难状况,对陈三立与《时报》主编汪饴年关于“卖路”论战的情况记录详实。同时,作者也在
20世纪90年代初的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末日,在纳塔尔海滨的一家超市,一枚炸弹爆炸,造成6死多伤。安西娅是一名白人记者,在爆炸中失去了男友,震惊悲伤之余,还得直面政治暴力对个人的影响。爆炸案制造者约瑟夫被捕,安西娅想方设法接近他的母亲朵拉,最终说服她调查其子的政治意图。朵拉通过梳理血脉,发现了错综复杂的家族历史,追溯到
1994年,被迫离开祖国30年之久的卡玛古回到南非,希望利用自己的学识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臂之力,结果却四处碰壁。心灰意冷之际,卡玛古决定再次离开,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海滨小村克罗哈……1856年,海滨克罗哈一位名叫农卡乌丝的15岁女先知命令科萨人杀死他们的牛、烧毁他们的庄稼,以迎接祖先的复活。先知预言掀起了狂风恶浪,
本书包括短篇小说与报告文学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千丝万缕;重塑;无处躲藏;警徽闪烁;垃圾街;麻辣师徒;新月;雾霾;夺命陷阱;“寻人总司令”隋永辉等。
本书由《圈套》《来自地狱的SOS》《少女失踪之谜》三个部分组成。主人公菲舍尔·拉姆斯特是加拿大人,与来自中国的斯蒂文·张以及来自印度的谢里夫·让在多伦多组成阿波罗侦探社,对承接的各类案件展开调查,小说逻辑结构缜密,案情曲折复杂,环环相扣,在惊心动魂的故事情节中带领读者拨开重重迷雾,揭晓案件真相。
本书涵盖了新作快评、作家研究、名篇重读、文学教法等多个领域,体现了文学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具体内容包括:立人不朽文心无羁——叶立文教授素描;空港;每当变幻时——评张惠雯的《空港》;漠上花;绽放在心间的沙漠之花——评胡蛙蛙的《漠上花》等。
本书为系列长篇科幻小说,此为第二册。主角苏鹤亭在充满不公的新世界反抗生存地的黑暗势力,同时寻找着自己失去的记忆。旧世界一分为二,当时的苏鹤亭是北线联盟黑豹组织的成员,编号7-006,前往南线联盟执行卧底任务。他在此时对上了南线联盟派出调查黑豹卧底的谢枕书,两人从阵营敌对到并肩作战,然后在残酷的旧世界战争下失去了联络。苏
本书梳理了英语诗歌在中国的接受和研究史,考察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的英语诗歌研究新发展。本书将中国新时代英语诗歌研究置于中国英语诗歌学术史的大语境之中、置于中国新时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文学创作思潮的大背景下,梳理了中国原创的或改良的英语诗歌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评述了基于中外诗歌研究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