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集/中国文化产业十家论集》分为重大课题成果、理论探索、政策研究、调研报告四部分,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发展指数以及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等文化相关事项分析中国文化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文化发展作了展望,用了大量数据,可供相关人士参考。
本书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探讨我国文化产业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创新行为和商业模式,同时,也对相关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
《闽南文化学术年鉴(2013-2014上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和台盟中央闽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编纂委员会组织编纂的地方文化年鉴。本年鉴本着广收博采、兼收并蓄的方针,尽可能齐全、完整地收录各种文献资料,实事求是地记载2013—2014年度闽南文化的学术进展状况,及时反映闽南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中国文化与传播名家讲演录》共收集20多篇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演讲文章,讲演者都是国内儒释道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名学者,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力。论文集中在研讨中华文化的传播教学,为汉语的国际推广做探讨。论文内容还包括中医学、中西哲学比较、中国书法、民俗文化、古代科举制度等。
《创意设计与文化产业》是一部创意设计与文化产业相关话题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论文集。全书主要分为五个专题:1、两岸创意设计交流与合作研究;2、文化产业:行业与教学研究;3、区域文化产业研究;4、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品牌发展研究;5、茶文化产业研究。研究范围较宽泛,涉及创意设计与文化产业的众多内容,尤其重点研究了福建和台湾区域文
本书共分为政策法规、主题文献、学术视野、行业概况、区域发展、媒体传播、交流借鉴、精品选介八编,主要内容包括:中共中央发文、国务院发文、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发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发文等。
本书收录相关文章39篇,其中“甲篇”收录了方克立先生本人的书信、访谈、学术论文、座谈发言13篇,“乙篇”汇集了近年来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20余篇,分别从基本内涵、学术渊源、理论价值、现实意义、范式应用等方面对“马魂、中体、西用”做了具体阐发与点评。
迄今为止,从社会认知、媒体报道和公共外交等视角研究中印关系,特别是当代中印关系的曲折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的一种自觉。从目前情况看,中印关系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机,“中印友好”、“人文交流”或“公共外交”等已成为中印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关键词。这说明,从跨文化、跨学科的视角出发系统考察中印人文交流的历史、现状
以日本、韩国、埃及、以色列、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亚非主要国家的文化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学科交叉为路径,研究内容上融合历史嬗变与经验启示,研究方法上结合文本分析与实地调研,研究材料上调和中国立场与外国观点,研究宗旨上推进基础研究与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多语种特色与跨文化优势,多视角、多方位地剖析亚非主要国家在制订、实施文化政
中韩两国民众比邻而居,自古以来人文交流绵延不断,促进两国文化与经济的共同繁荣。与经济、政治和安保领域的合作相比,中韩在人文领域的交流既是亮点也是难点。本书在回顾中韩建交后两国人文交流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韩人文交流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意义所在,并对未来中韩人文交流的健康发展提出有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