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适应气象业务新发展的创新业务产品之一。全书共分4章:第1章概述了2022年新疆天气气候特点,并绘制了2022年年降水、气温、大风、沙尘、冰雹、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统计分布图;第2章按天气过程出现时间先后顺序,给出了2022年90场天气过程索引表,包括时间、类型、强度及有无灾情等信息;第3章对20
《云和天象日记》是云状天象观测图像的记录图集。本书依据天气形势预报,观察天气过程中每天日出日落的云状天象和太阳形象,并使用相机捕捉天气演变过程中具有先兆性、指示性的云和天象图像,并结合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全书分别以四季的顺序,展示并简要分析了春季春雨,夏秋梅雨、台风、季风雨带进退推移,冬季寒潮冷空气影响等天气,介绍了台风
本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介绍太空中可能的矿产资源分布,以及太空采矿的方法、技术和工艺等;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原位制造的特点、形式、途径、方法等,以及实现大规模原位制造的关键技术。第三部分,介绍了太空采矿及制造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书利用山西省1980—2018年的冰雹日数、冰雹站次数、冰雹直径和冰雹持续时间及伴随的雷暴大风等历史资料及及其灾情数据、地理信息、社会经济、河网密度、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等资料,对山西省冰雹灾害进行了综合风险区划;在分项评估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关联度模型计算,建立了山西省冰雹灾害评估模型;对山西省316例冰雹个例进行
在油气地震勘探中,准确的偏移速度模型是实现正确的深度域成像的前提和关键,而如何建立精细的偏移速度模型也一直是地震勘探领域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本书首先对当前油气勘探中的主流地震速度反演技术进行简要介绍,然后阐述了层析反演涉及的基本反演理论,之后对数据域斜率层析成像、成像域网格层析反演等深度域建模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详细叙述
本书以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为研究重点,介绍了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绘等内容以及各技术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本书内容广泛、丰富、翔实、实用,既有在科研活动中提升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有来自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一线的经验总结,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较高的应用参考价值,适合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人员和测绘地理信息类院校师生阅
全书由8章组成。第1章地图及地图学;第2章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第3章地图语言;第4章地图内容表示方法;第5章地图综合;第6章地图设计;第7章地图的分幅与编号;第8章地形图应用。
本书介绍了地震储层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总结了地震储层学的基本内涵、理论体系、学科建设及研究思路和方法,包括地震岩石物理实验方法、地震波场物理模拟方法、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等,论述了信息提取技术、典型储层地震波场响应模式、储层建模方法与技术等地震储层学评价方法和技术,并分析了玛湖凹陷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砾岩、准东北三台—
本专著立足于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实践,系统介绍了涪陵页岩气田高效开发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方法和技术,为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本专著分为两个篇章,第一篇为页岩气开发评价篇,内容涵盖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历程、页岩气开发地质评价技术和页岩气开发动态评价及开发优化技术;第二篇为页岩气开发技术篇,内容
本书从盆地北缘不同于盆地内部的地质特征、复杂因素及勘探开发难点出发,阐明了源内致密准连续-源侧低渗非连续成藏机理和盆地北缘天然气富集规律,基于宽方位三维地震成像技术及复杂类型气藏含气性预测技术,开展了构造过渡带不同类型气藏的精细描述及复杂含水气藏开发技术政策优化,集成创新配套了针对性工程工艺技术。通过现场应用,实现了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