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滇南某高边坡为实例,开展片岩、构造破碎带特性的试验研究,并细化不稳定地质块体进行拟合分析,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片岩特征及其边坡潜在滑动带的确定方法。本书分为七章,分别剖析了片岩及其断裂带的物理力学特性、片岩风化层及破碎带的抗剪强度取值;详述了爆破与坡体开挖卸荷造成的岩体损伤规律、水对岩体的软化作用;叙
本书分别利用临近空间高分辨率大球、常规无线电探空仪、智能往返式探空系统、珠状热敏电阻火箭探测及膨胀落球火箭探测五种原位探测手段开展了临近空间大气环境研究分析。
本书全面论述了机载数字相机的成像机理、系统组成以及从航空摄影到数据处理存储归档的整体技术流程。对影响图像质量的全部成因予以分析,包括外因:成像物体太阳光能反射、大气影响等因素;内因:新型数字成像系统的技术特性及特征参数等因素,并结合当前几种典型商用数字航摄相机系统,侧重研究成像系统各组件之间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一例如光学
本书主要阐述了空间信息走廊可行的合作模式和合作策略,并提出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的重点合作领域和合作路径。包括国际合作理论依据、国际合作案例研究,探讨了航天国际合作概念、合作需求、合作途径以及航天国际化发展策略。可以给航天国际化推广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作用。同时研究了商业要改卫星应用发展途径和卫星通信服务盈利模式
本标准为新制定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卫星重力场建模的基准信息,主要包括时间系统、坐标系统、各类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的转换关系。2.卫星重力场建模的过程信息,主要包括保守力摄动建模、非保守力摄动建模、积分器设计等。3.卫星重力场建模的解算信息,主要包括建模解算、模型输出、精度评估等内容。4.卫星重力场建模的力模型统计表、
《2016年度共享航次报告集》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船时共享航次计划在2016年度组织开展的各航次科学考察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合集。书稿为不同船时共享单位按照统一格式要求编写的报告汇编,涵盖了2016年我国海洋调查10个共享航次的调查报告。全书共分11章,第1章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船时共享航次计划概况,第2章至第
本书是一本精美的艺术日历书,内容按照年、月编排。2023年《日知录·世间尔尔》以人物为主题,每月一个人物主题,例如一月长寿老人;二月世家子弟;三月奇女子;四月旅行家;五月美食达人;六月手工达人等,365天,365个人物故事,让读者们在使用这本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时,通过阅读故事,了解历史知识,每天都有所得有所知。另外,本书
本研究以最新矿床学理论为指导,在综合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抓住区域地球动力学演化背景这一主线,以现代测试分析技术为辅助,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进一步探讨胶莱盆地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过程,认为该区成岩成矿作用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远程效应;通过对比研究,划分出盆缘拆离断裂带、主断裂次级单
本书研究总结了新疆额尔齐斯成矿带东段铜金钼成矿带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成矿规律。通过对区内主要岩浆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研究,揭示成岩时代、构造背景、区域构造与岩浆演化。在对区内主要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作用过程,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通过对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和加波萨尔北金
本书是在收集整理东海40多年石油天然气等勘探资料和成果报告的基础上,参考相关专业文献,系统总结编写而成。系首次对东海石油天然气为主的矿产资源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成矿成藏地质规律、分布特征以及有关的成藏远景等作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全书共分七章27节。在论述东海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周边地质条件、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盆地类型及其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