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剖析了文化艺术产品的特性,从消费者行为、市场细分、产品差别化、价格策略、分销渠道、广告促销、公关活动等多个维度,全面阐述了文化艺术品牌推广营销的各个环节。
本书为周作人讲述民俗之美的作品,周作人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其民俗研究在中国现代民俗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贡献和影响深远而广泛。书中内容涉及神话、传说、童话、民歌、儿歌、风土志、节令诗、竹枝词、文学和社会民俗等多个领域。以人和人性为出发点
本书围绕建设文化强国主题,在追溯其理论渊源、论述其时代要求、分析其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强国的理论体系文化强国的建设路径文化强国的科技赋能4章,系统探讨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战略目标、理论体系、建设路径以及科技赋能等方面,探讨了建设文化强国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重大问题,以期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一些力
本研究报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的系列报告之一。本系列已于2023年和2024年分别出版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20182022年)》和《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本研究报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家软实力、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探讨切入,收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留存保护、社会动员、对外传播、素质
本书基于理论和实践分析研究,提出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和对策。这包括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物质技术社会基础,巩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以增强国家凝聚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以增强国家决策力和发展道路的影响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以提升国家凝聚力和创新力,以及内外兼修以提升国家形象的影响力。此外,明确外交战略理念也是提升对国际
本书着眼于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仅是在传播文化,更是在创造一个数字时代与千年文化智慧交融的新格局。通过技术强化文化的情感表达、符号传递以及文化认同的构建。本书注重多学科融合,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个角度去分析文化传播中的复杂现象。讨论了文化与科技的交汇点,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传播中的挑战。结合AI的崛起,展示了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24~2025)》围绕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展开研究,系统盘点2024年北京文化发展的总体状况与整体态势,梳理北京文化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与新动态,立足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总体框架与发展目标
本书注重收集整理日本大量第一手调查报告和文献档案,从社会文化史研究视角着力研究学术界相对忽视的日本文化侵华问题
本书包括总报告、专题报告、年度热点,以及附录四个部分。
洛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河洛文化,提升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共洛阳市委党校组织编写了《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