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3DEXPERIENCE(简称3DE)平台,创造了一种快速、高精度、适应性强的全新正向建模方法。全书共12章,介绍了3DE平台的安装方法、配置、工作界面与基本操作;简述了三维地质模型正向设计流程,以及基于3DE平台进行地形数据与地质数据处理与融合的方法;介绍了覆盖层、岩层、褶皱、断层、透镜体等三维地质体的建模方
本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水电关键技术丛书》之一,是作者近20年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化探索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经院士专家鉴定,专著成果在地质工程勘察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全书共8章,在分析水电工程地质生产信息化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水电工程地质信息一体化的内涵及发展趋势、生产特点及数据流转特征、信
本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水电关键技术丛书》之一,是双护盾TBM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的*部专著。本书针对双护盾TBM施工设备庞大、环境封闭、内部空间狭小、电磁干扰强烈等特点,研发了地质信息采集新手段,改进了现有物探测试技术,提出了隧道主要不良地质问题的判译技术,建立了隧道掘进过程中临灾阶段的预警方式,探讨了围岩分
准确地估计洪水极值事件所服从的概率分布,并合理地推求设计洪水值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运行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到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传统的基于一致性假设的洪水频率分析理论已不再适用。本书在介绍当前一致性和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聚焦并重点阐述了考虑洪源差异的非一致性频率分析理论与
本书从数据可视化系统的体系架构出发,以分布式并行数据库为基础,对空间数据的可视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对连续型和离散型两类数据的不同处理模型,从对不同数据查询的差异性出发,提出了并行数据库多副本异构方式的分区方案,能够大幅提高系统性能。本书能够为从事大规模数据处理和数据库方向研究生及其他大数据相关从业人员提供
本书是关于大洋中气候变化有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专著,其中包括:海水热力学、等密度层分析和海洋中的气候变化。传统的海水热力学分析是基于温盐图,本书用位密度和新引进的位涩度构建了一个新的正交曲线坐标。这个新的密涩图是一个距离空间,因此,点与点,点集与点集之间中可以严格地定义距离。海洋学中传统的等密度面分析法进而推广到等密度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卞毓麟科普作品的代表作。作者寓教于乐,用深入浅出、简单流畅的语言将奥妙无穷的天文知识娓娓道来。本书从位于我们近处的月亮讲到极远处的类星体,按从近到远的顺序结构全文,层次分明,内容轻松活泼又不失严谨。这本书不仅探究星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还将天文学家的探索过程以及方法一一呈现出来,结合天文知识和历史知
本书记述了郭增建等地震科学的开拓者,于1958年在甘肃、宁夏对1920年海原大地震、1739年贺兰山大地震进行科学考察的过程及成果。全稿主要由5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958年地震预报科学考察纪实,第二部分——考察报告,第三部分——1958年前郭增建对地震预报研究的档案手稿,第四部分——存档的海原大地震珍稀照片,第五部
本书依据海洋文化研究的基础理论,运用质性研究扎根法,回溯近代西方第一个海洋强国西班牙帝国300年兴衰史,全面解析15~17世纪西班牙海洋军事、海洋政治、海洋经济所形成的海洋硬实力,与海洋外交、海洋审美、海洋价值观所形成的海洋软实力因应互动的历史风貌,在史学研究和文化学研究的视野中揭示出西班牙文化独特的海洋特质。
张国伟院士从事地质科研和教学工作60余年,发表论文300多篇。作者从中精选了很能代表其学术思想,并反映其学术思想发展轨迹的论文80篇。其中,中文56篇,英文24篇。选集分上下册,总计约170万字。文章按内容分类编排,分为大陆造山带、前寒武纪地质、大陆地质与大陆动力学、地质教育四部分;每部分按论文发表时间早晚、先中文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