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阐述了航天器充电效应的防护设计指南,包含由空间等离子体环境引起的表面充电以及由高能电子辐射环境引起的内部充电。书中还介绍了航天器充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引起充电的空间环境、试验及分析的方法等相关知识,并给出了大量图表数据和参考文献。
国外现役主力火箭大都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氢液氧发动机作为主动力,如宇宙神系列、猎鹰、天顶号、联盟系列等。我国现役火箭中,只有CZ-3系列的三级使用液氢液氧推进剂,其他火箭或子级的主动力均使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为推进剂。近年来,随着液氧煤油动力系统研制关键技术的突破,液氧煤油也将成为我国后续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流推进剂
本书从基本概念入手,由浅入深、渐进而系统地阐述了运动稳定性的基本理论和近代发展的成果,总结了作者在航天控制中的应用成果。是作者在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以及宇航科学与技术等相关类专业研究生讲授稳定性理论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编写而成的。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李雅普诺夫稳定性概念、主要理论和扩
《2015年世界载人航天发展报告》在全面跟踪2015年世界载人航天活动及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年度主要国家载人航天领域的发展动态与趋势。《2015年世界载人航天发展报告》重点深入研究了美国载人航天未来技术体系及战略选择,详尽梳理了美国商业航天项目的运作及实施效果,提炼了国外主要航天国家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深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面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介绍飞行器的定义与分类、专业研究对象、专业的作用和地位、专业的历史沿革等概况,阐述了专业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培养目标、课程安排等专业知识体系,同时介绍了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和系统设计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的范畴、教学安排、设计方法和手段、
本书包括航天器相对运动模型、非线性相对运动模型的周期解及应用、航天器相对运动最优重构与协同制导、航天器协同飞行的一致性控制等内容。
本书内容包括:跨越地球、飞向太空、载人飞跃、太空握手、太空生活、神秘之旅。
本书归纳、整理和总结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对轴对称布局再入飞行器的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概括了再入飞行器空气动力学设计方法,阐述了空气舵再入机动飞行器的气动外形设计原则、气动特性在不同飞行器状态下的变化规律、气动误差带的制定原则以及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航向稳定性、锥形运动的实施原理等问题,旨在启发设计人员如何将科学的理论应用与工
《航天制导、导航与控制的进展》总结了欧洲航空航天协会(CEAS)一届制导、导航与控制(EumGNC)会议上发表的科学成果,展示了欧洲和来自世界各地其他地区的科技工作者为制导、导航与控制领域的发展做出的宝贵的贡献。《航天制导、导航与控制的进展》是该会议的论文集,所有提交的文章将被分为以下四个领域:大气应用;制导与控制;传
《载人航天任务分析与设计(套装上下册)》由来自美国、奥地利、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的67名科学家、工程师、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团队共同编写几乎涵盖了载人航天任务和系统设计各个万面的内容,从全球方案视角对设计经验进行了总结,涉及了大量的经验积累和翔实的数据全书共分为25个主题,包括800多条经验总结。《载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