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大地天文测量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时空基准理论与实用天文测量两部分内容。全书共八章,分别详述了大地天文测量的任务与作用、空间坐标系的建立及其相互关系、时间计量系统及其相关技术、天文观测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天体视位置计算、大地天文测量原理与传统方法、天文测量成果的归算、新型天文测量系统
本书包括专题地图自动构建的符号模型、以单词为中心的专题符号自动构建机制、专题地图在线交互制图模型及形式化描述、面向多源异构数据的专题地图服务架构及交互制图机制等内容。
本书从多视角解析卫星激光测距,从部件到整机,从原理到实用,从国外到国内,从激光测卫到激光测月,从常规应用到水星探测,从观测激光卫星到观测空间碎片,一一予以了较详细论述,此外,本书还增加了作者的个人见解,解读了固定式和流动式卫星激光测距仪及其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原理,综析了卫星激光测距的新近发展。
《大地测量学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大地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测量技术与方法,主要内容是研究地球形状的确定和地面点的精确定位。《大地测量学基础》共分7章,内容包括:大地测量学的概念、任务、分类及发展史,现代大地测量数据获取技术(如地面边角测量技术、空间测量技术、高程测量技术、重力测量技术等),测绘基准和国家测绘控制
本书共分四章,简要说明了风暴潮灾害成因和预警报发布情况,警戒潮位的定义和分级情况,通过图、表分省展示了新四色警戒潮位值,并介绍了警戒潮位现场标志物设置现状。可为准确发布风暴潮灾害预警信息和有效指导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本图集以西北地区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编图范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西北五省区,编制了地球化学系列图件,包括西北地区地球化学图、地球化学异常图、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图、地球化学分区图和衬值地球化学系列图等。本图集中还详述了西北地区地球化学工作程度、主要地貌景观划分、编图方法技术和样品测试分析等,为西北地区的找矿突
本书从整个山地区域的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我国发生最广泛且危害严重的4种山地灾害——泥石流、斜坡变形灾害(滑坡、崩塌等)、山洪、堰塞湖的基本性质、分布规律、发生机理以及灾种之间的互相转化,并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详细描述了山地灾害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及防治技术等工程技术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供灾害学、地质学、岩土工程学等
《磁法勘探实验指导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教学系列教材》是勘查技术与工程(勘查地球物理方向)和地球物理学专业主要实验教材。在出版该实验教材之前,我校王传雷教授曾经编写出版了《重力、磁法实验实习教学指导书》(原地质矿产部勘查地球物理专业课程指导委员会统编教材,地质出版社,1994年),但目前的教学计划要求已经发生了较大变
安第斯成矿带成矿规律与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分析
深部地质岩心钻探需要进一步创新岩心钻探技术,吸收石油深井钻井理念,通过多学科融合,充分利用现代设备和工艺条件,来提高深部地质岩心钻探的质量和效率。《深部岩心钻探关键技术/深部钻探系列丛书》立足于深部岩心钻探技术,主要总结了我国典型科学钻探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了深部岩心钻探的技术前沿问题,分析了深部钻探对设备机具、钻井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