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硝烟》一书是一本红色历史小说。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的山东鲁南地区,女主人公张子英原型综合枣庄第一位女共产党员李汝佩、女英雄孙磊等,展现了当时山东鲁南地区的风貌。整个故事发展,以张子英多年来寻找亲生妹妹为长线,她在共产党员刘丹锡的指导下,从家乡峄县的绸缎庄和胭脂铺开始,到临城的天主教堂,到枣庄的武工队,
马鞍山——作者生长于斯的根脉之地,坐落于京西南张坊镇南白岱村东南一隅。弱冠离家,花甲归乡,半生流转间,马鞍山上的晨雾与晚霞总在记忆里翻涌:五山环拥的逶迤宁静,拒马河畔的悠扬蛙鸣,玩伴们摸鱼时的笑闹撞碎水面,还有山间草木的气息、檐下袅袅的炊烟……这些被时光封存的片段,在字里行间重新鲜活。作者以温热的笔触打捞记忆,凝结成这
本书以安徽省的源头山——天柱山为背景,以皖文化发祥地——古舒州、今安庆一方文脉为主线,以全球规模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经典地段为底蕴,釆取文史散文的形式,落笔于山水丹青的描画,史笔春秋的叙论,桑梓乡贤的礼赞,审美构想的外化,以及作者为天柱山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历程回顾,恢复高考及改革开放以来精彩片断的连缀,多维呈现大美中
《杀死时间》由作者精选近年代表作汇集而成,收录了《杀死时间》《别人》《隐秘碎片》《美术馆》《吉尔的微笑》《缅甸玉》《天籁》《玄机之死》《秋瑾的东瀛之旅》9部中短篇小说。其中同名小说《杀死时间》获得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历代笔记文本中的相关语言事象中,大量案例实为其撰述者在中国传统语文学、训释学理念引领下对研究对象的微观考据和分析;在训释中呈现着字、词之形、义源流演变及相关因子的理据结合,且其中不乏未见于其他文献的珍贵材料。经过考查大量笔记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学论述,发现除了撰述者的微观考察外,部分评述内容已在自发状态下努力冲破传统语文学
《文化研究》第56辑依然主要以专题形式刊发论文,聚焦国内文化研究领域的前沿话题。目前拟设置的专题包括:1.“90年代研究”,在最近几年的文学和影视创作中,出现了所谓“东北文艺复兴”,这些作品基本都将背景设置在1990年代,因此,这组论文将关注这些作品中的90年代叙事。2.“记忆理论研究”,这是本刊经常设置的特色专题,本
本书为“新世纪东方区域文学年谱整理与研究(2000—2020年)”(17ZDA280)项目丛书成果之一,该丛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穆宏燕教授主持,是第一套系统梳理和研究东方(亚非地区)各国21世纪第一个二十年的文学发展情况的丛书。丛书共23卷,分为两个系列,一是区域国别文学年谱的整理,共计20卷,分别撰写了东北亚区域、东南
文学介入理论是当代西方文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对文学与现实、审美与政治关系的理论阐释。近年来,理论界表现出对文学介入理论的重新关注,有必要回返历史脉络和文化场域重新思考文学介入理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重新思考文学与社会、审美与政治的联系,为文学介入当代现实以及审美与政治关系的重建提供一种理论参照。本书聚焦当代西方理论中的文
本书以生态系统观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相关学科知识,运用比较研究、描写阐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在语料库的实证结果基础上,探求文学翻译的“再生”本质,具体涉及文学翻译再生系统及其性质、特点,翻译创造“移植”过程中的变形、变异,译语文本与译语文化的性质和特点等问题。本书认为,文学翻译是系统再生性行为,是生态系统观下适应、移植
马丁·艾米斯是当代英国文坛的著名小说家,与伊恩·麦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并称英国“文坛三巨头”。处女作《雷切尔信件》(1974年)摘得毛姆文学奖,《金钱——绝命书》(1984)入选《时代》杂志“一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伦敦原野》(1989)因未能进入布克奖候选名单在英国文坛引起轩然大波,《时间之箭——罪行的本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