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地质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在课程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对造岩矿物、岩石的感性认识,提高阅读和分析地质图的能力,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调查和现场测绘,掌握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勘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后续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将来工作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奠定一定基础。
本书系统讲述现代摄影测量学的知识体系、方法及应用。第1章为全书基础,介绍几何成像、传感器技术、摄影平台、图像处理以及**化方法等。第2,3章分别介绍单目视觉和双目视觉,它们是摄影测量中几何概念的主体部分。第4章阐述运动平台的定位方法,并将传统的光束法平差推广为贝叶斯理论框架下的动态**化问题。第5章介绍图像匹配,包括用
《云南铝土矿地质与勘查》在区域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云南铝土矿时空分布特点、勘查开发现状,划分矿床类型、成矿区,阐述地质背景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重点揭示岩相古地理与成矿的内在联系;对典型铝土矿开展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探讨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成矿机制及矿床成因;系统总结成矿规律、找矿标志,建立云南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沿海湿地保护十大进展、*值得关注的十块滨海湿地、沿海湿地健康指数、沿海湿地保护典型区域等。书中首先梳理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国在湿地保护法制建设、湿地保护修复政策、读海湿地保护体系、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湿地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公众意识与参与机制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进展曰然后介绍了经过社会
脆弱性和适应性是全球变化,以及环境与发展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是多个科学计划的重要研究内容。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是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探究其脆弱性和适应性问题具有丰富人地系统理论和引导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价值。《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与适应性:理论、方法与实证》采用脆弱性分析的研究思路,分析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
风场-物源-盆地系统沉积动力学(英文版)
本书以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低煤级煤为研究对象,在煤岩煤质、元素和矿物组成等基础分析上开展了低煤级煤的生物成因气与热成因气模拟,分析了两种模拟方式产出气的组分、产率和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发现了煤岩遭受生物作用降解的生物标志化合物证据,提出了具有生物作用煤层气成因的综合判据,阐释了低煤级煤生物作用降解结构演化机制,揭示了热
本文将国际关系领域的双层博弈框架引入气候传播研究中,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法识别出中国气候传播在国际、国内两个层面的三大利益相关者,然后以三大利益相关者为基本单位,对其从2009年到2017年在国际层面气候传播中的角色和策略转变进行分析,进而梳理其在国内层面相应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总结三大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变化特点,并给出针对
《中国海洋经济(2018年第1期总第5期)》为2016年创办的学术集刊,由山东省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孙吉亭研究员主编,一年两期,本期为总第5期。本刊以探讨海洋经济为主旨,开辟了“海洋产业经济”“海洋区域经济”“海洋国际贸易”“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文化产业”“国外海洋经济”“其他研究”等专栏,收载16篇文章。本期文章
本书是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科普读物,涉及各个节气的科学内涵、气候特点、农事活动、保健养生、传统民俗和历法渊源,强调从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解二十四节气,并认为这一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书中也展示了作者关于三伏和历法研究的学术成果,一是建议推广传统夏三九,淡化传统夏三伏;二是提出了一种新的节气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