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标准规定了风电场中各组成部分(如风力发电机组)和参与者(如SCADA系统)之间通信的一般性要求。风电场各部分自身内部通信不在适用范围之内。本系列标准适用于客户—服务器模型支持的通信环境,定义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分别进行建模来保证实现的可扩展性:1)风电场信息模型;2)信息交换模型;3)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映
本书系统介绍了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测量平差的基础方法,简要介绍了近代平差的原理。全书分十二章,内容包括观测误差、协方差传播规律、测量平差概述、条件平差、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等。
本书分东亚环洋带、海底板块区系、亚欧大陆动力学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北极区板间联合亚板块、东北亚联合亚板块、太平洋海底板块、亚欧大陆特性及其全球意义、亚洲高压变形带及其变形模式等。
本书阐述了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有:岩石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地质构造、土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特殊土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地下水、岩体及其工程地质问题、常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工程地质勘察等。
《建筑抗震设计按新规范GB50011-2010(第4版2016年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于2016年8月1日起实施。为了满足教学和和工程界广大读者学习新规范的需要,参照新版规范有关内容对《建筑抗震设计按新规范GB50011-2010(第4版2016年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
《风城油田侏罗系齐古组辫状河储层构型研究及开发应用》针对风城油田侏罗系齐古组辫状河储层的沉积特点,对储层构型的基本理论、辫状河的构型模式、表征方法、构型建模、渗流屏障及渗流差异以及构型研究在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储层构型是储层沉积学的一个新兴学科,它属于沉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即应用沉积学的范畴。储层构型研究是对
《西准噶尔地区地质露头典型构造解析》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带10条重点露头区地质剖面进行了野外地质踏勘、构造的精细刻画和解释以及构造形成机理与演化过程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系统描述了各露头区交通条件、地质概况、典型露头构造解析等内容。对于全面深化了解和认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带成因、油气富集规律和成藏条件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修订本)》面向高等学校地学专业中非物探学生,较系统全面地介绍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的内容。一章简要叙述岩(矿)石的物性与各类矿床的地球物理特征,第二章-第五章介绍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第六章简要介绍地球物理方法的综合运用,第七章介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找矿案例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流动机理(卷四)/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采机理及提高采收率基础研究丛书》共6章,分别为:第一章碳酸盐岩基质流动能力评价;第二章缝洞型介质物理模拟实验设计;第三章缝洞型介质单相流体流动规律;第四章缝洞型介质两相流体流动规律;第五章缝洞型油藏介质问流体交换规律;第六章缝洞单元开采机理研究。
《山地灾害防治工程学(第2版)/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根据我国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课程要求,以及当前山地灾害防治现实需求为主要依据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绪论介绍了山地灾害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分类,山地灾害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危害,山地灾害防治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2章至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