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民间剪纸源远流长,芒市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展现了傣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才能。2006年,芒市傣族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德宏师专2009年开设傣族剪纸选修课程,至今已有近4千学生传承学习,受到社会高度
本书,观其笔意,可窥当时江南之风俗,一首儿歌,一句口号,虽率意抄之,亦古风犹存。沈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全心养儿育女之时,晚来人静,借一杯浊酒,录一章乡规,写一节民俗。彼时之微末之事,留诸后世,便成当日乡村生动之写照。从留下的抄本中,可看到钟绍京小楷的形神笔意。沈公子孙铭其恩德,将此书册付梓,永续家风。
书稿共分为中华美学精神的民族理论思维、电视剧视域中的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精神在中国电视剧创作中的艺术呈现、当代电视剧艺术的文化反思与创新思考四个部分,总体研究思路是在美学的和历史的方法论指导下,从中国传统美学、文化学、民族学、艺术哲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探讨如何在电视剧中构建和呈现中华美学精神。
本书甄选五十余篇韩羽先生对齐白石画作的品读文章,从画作艺术本体出发,以“趣眼”品读“趣画”。每篇文章短小精审,图文呼应,童真与睿智的光辉闪烁于字里行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韩羽先生将齐白石画作读得深,看得透。附录部分,选录《白石老人自述》、《齐白石年谱》两部分,将画、人、事三部分结合,使得齐白石立体地呈现在
本书涵盖五显傩戏专题研究、傩文化的理论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傩文化研究、傩戏学前辈学者学术思想研究、特定地域的傩文化研究、傩戏文本整理发掘与文献研究、傩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傩文化的传承问题、傩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民间祭祀习俗研究等诸多方面,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综观本次研讨会的论文,无论是傩文化理论探讨,还是傩文化具
本书首次收录八旬民俗学家何大齐历时50年采风、访谈、构思、绘制完成的三部民俗风情长卷,再现20世纪上半叶北京代表性古道、古村和名巷的风采。以古道名巷为经,以历史文化为纬,实地访谈细腻深入,绘画与书法交相辉映,附加万字长文,图文并茂,在纸上重现消失的市井民情,为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一份温暖的记忆。作者遍访各大商铺字号后人、当
本书是电影入门书中的经典之作,问世五十多年来,始终是世界各地影视从业人员和主流专业院校的必备之选,更是电影爱好者不可或缺的手边书。面对电影中复杂的语言系统、构成要素、表意手段,作者划分了现实主义、形式主义两大阵营,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笔触,引出了电影作为艺术、作为工业、作为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同时书中穿插以数百幅精美
古代版画以书籍插图为存在的主要形式,收藏如此分散,且多为珍本、善本,查找、利用殊为不便,实在是到了为其编撰一部全面、系统的叙录体结集的时候了。周心慧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起,即着手古代版画资料的搜集整理,每见一种古代版画作品,辄记录下来,近年更是重视对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对海内外图书馆、博物馆的古版画藏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