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兰州大学202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类高水平著作之一。从美学的角度阐发黄河的文化意义。书稿分析了“黄河”既表现为一种文化符号、价值归宿,又呈现为一种艺术对象、生命意象;精神性的“真”、伦理性的“善”与艺术性的“美”在黄河之水、黄河流域以及黄河文化中获得了动态的融合;借助哲学、美学的视野与机制研究黄河文化,可使我们更好
平头村位于晋城市北诗镇东南部,与陵川相邻,全村601户共1777口人,本书从综述、地理、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筑、人物等十部分,还增加了概述和卷首篇,提升了本志书的立意,彰显了培根铸魂的教化引导功能。盛世修志,志载盛世,纂修村志可以记载历史、传承历史,可以表彰先贤、弘扬正气,同时也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本书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15BZBJ03)资助成果和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成果。本书从中华文化中理析出中国精神的内蕴,以现代的新视野审视论析,使其发扬光大,让广大读者的人生之舟永远朝向真善美的境界行使,内容主要包括“先圣哲思篇”“道德风尚篇”“仪式信仰篇”“岁时节日篇”“文人雅士篇”五个部分。本书在具体
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延安府志》古朴庄重、文美句实、言简意赅,曾被誉为志中精品。这部志书是记述延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风土人情最早的典籍。宝塔区档案馆在校注过程中参校了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本、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以及其他史籍。该志在历史事件、建置沿革、自然资源、地理、水利、赋税、
《墨城逸事》是一本关于即墨地区的遗闻轶事的书籍。它辑录了即墨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和美食等方面的信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即墨的机会。本书首先介绍了古即墨的由来,讲述了即墨地区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接着,书中详细描述了墨城独有的节日,包括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一些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这些节日和活动不仅
这是一部反映中卫建制以来文化事业发展历史进程和相关资料的历史文化研究图书,涵盖红色记忆、山川胜迹、揽胜怀古、古今纵谈、人物述林、艺苑鳞爪、往事漫忆、史迹寻踪等方面资料。本辑文史资料以文化旅游方向为主,将中卫的历史底蕴、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以及人文精神进行集中体现。以期将文化和旅游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本书既有文史资料的“存史
本书从“李顿调查团”核心议题出发,探讨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新史学、伪满洲国、一·二八事变、东北海关等研究话题,提出五个学术观点:(1)九一八事变是一个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2)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坚定地站在抗日民族伟业最前沿;(3)日内瓦国联和联合国档案馆藏李顿调查团档案是深入九一八事变史研究的突破口;(
本书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要览做了简要介绍;其次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成型期、发展期、隆盛期、嬗变期以及转型期,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化的内在轨迹;再次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让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研究有了全新的认识;然
◎内容简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的开端。从描写爱情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记录农事生活的七月流火,八月萑苇,再到表达士兵心声的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诗经》为我们讲述了真实的周朝生活。 本书选取《诗经》中75篇诗歌进行细读、赏析,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分析历史背景的影响,带领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在那遥远
◎内容简介 《何以秦汉》是一部章回体小说。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一直写到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为止,精彩演绎了秦崩楚亡汉兴,华夏一统的历史华章。历数楚汉争霸历史事件中的著名军事战役,以及徐福海外求仙、黄石公授书张良、焚书坑儒、沙丘之谋、指鹿为马、鸿门宴、霸王别姬等历史故事的来龙去脉,还介绍了皇帝称号、秦朝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