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被公认为《春秋左氏传》贾服注的最好辑本。此书分辑与述两部分,辑是对汉儒贾逵、服虔旧注的辑存,述则是李贻德对贾、服注的疏通解释。对贾、服古注的辑录,并不自李贻德始,此前有王谟辑本,但李贻德所辑后出转精,更为完备和准确,辑佚、考证成就最大。《辑述》表彰推崇汉儒,对魏晋时期杜预注及唐时孔颖达正义多有批
《社会史研究》创刊于2011年,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本刊是社会史学术辑刊,设专题论文、学术评论、资料选编三个栏目。专题论文刊登社会史或相关领域的理论、方法、实证性研究成果。学术评论刊登与本辑主题相关的学术史书评。资料选编主要选登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所藏资料。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自第6
本书是作者四十年元史研究的论文选集,收入的文章多数都在相关期刊公开发表过。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元代经济史研究,主要涉及元代学田、投下食邑等研究;二是元代政治史研究,涉及元顺帝初年的奉使宣抚、元后期政治制度等;三是元代新发现石刻的研究,涉及元代唐兀人胜公和尚、内丘扁鹊庙、忽必烈御医颜天翼等;四是元代海运研究;五是书
婚姻,是人类传承中亘古不变的话题,也是人类生活里最动人的篇章。张敞画眉、东床坦腹、河东狮吼、月老牵线……这些耳熟能详的典故,留下了多少或感动人心或生动有趣的婚姻佳话?而指腹为婚、聘娶六礼、贞节观念、出妻制度……这些世代相袭的古代婚俗,又凝聚和沉淀着多少传统文化的底蕴?本书用明白晓畅的语言,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婚姻制度的演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原历史研究所)成立于1954年,至今已走过七十载的风风雨雨。每当老一代学者回忆起他们所经历过的艰难、曲折,不免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同时也为自己能够在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笔耕不辍、成绩斐然、有所贡献而深感欣慰。为迎接所庆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专家们把自己经历的点点滴滴写下来,汇编成
本册文献集选译的资料来自英国海外政策文件中有关中日冲突与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等内容,选译内容经过仔细挑选,对中国有利。本册文献集的时间范围集中于1932年,涵盖英国外交部与驻南京、上海、北平、沈阳、东京、日内瓦等地外交人员的来往函电,内容包括(1)李顿调查团在上海对一二八事变的介入与观察;(2)李顿调查团在中日两国的访
历朝历代,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人口不仅关系到战争兵力,还与粮食生产、财政税收、赋役数量等密不可分: 从秦朝开始一直沿用的重农抑商政策看似迂腐,实则是为了保证国家人口增长;唐朝之所以能够迅速缔造盛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吸纳了数百万外族人口;破亿的人口数量,让南宋可以在蒙金夹缝中生存152年之久;明朝
《南京纪略》,民国绿丝栏抄本,国家图书馆藏本。九峰居士编,航头再生棘士校。此所记均为南明时事。标题如:“南京诸臣议立福藩”“福世子入南”“福藩称尊”“诸臣升迁推用”“陈璧论贼必灭有八”“马士英特举阮大铖”“刘宗周论时事”“张亮奏防边”“诏选宫女”“陈子龙寒心”“弘光浊乱”“左良玉参马士英”“左良玉讨马士英檄”“左兵东下
《江宁府乾隆十年分田地人丁清册》依次记载江宁府及所辖上元、江宁、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县乾隆十年(1746年)的地亩、人丁等课税对象的数额,田赋、丁银等税收额度及税收的各种分配、支出情况。《江宁上元救生局公牍》所记为救生局救济事项,附有嘉庆年间的报表,并列有道光年间的银捐情况等。《江南善政前后汇录》记述署理江宁城守协
此志约成于光绪六年(1880)。续编记事止宣统元年(1911)。全书约二十三万字。体例谨严,专主金陵。上述远古,下迄于明,甄别列史有关金陵者备载之。特别关涉郡中丰歉、忧乐之由,历代战争诸军屯戍之地,以及其他有关古地等,或注今名,或注今地属境。对历史地理研究颇有价值。对南京地区自古以来人文历史变迁,自然水涝、江溢、山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