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初始年——2021年,综述),梳理多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的对沂蒙精神进行研究、阐发、宣传、弘扬、施教的讲话、报告、谈话、批示、著作、论文、书评、评论、经验、做法等的历史发展及教育作用。
本书是人文社科研究院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系列讲座的演讲汇编。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人文社科研究院牵头组织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系列学术讲座,邀请10位校内外专家学者在中心校区文学生活馆开讲,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从政治、经济、管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本书收录《人民日报》《求是》等媒体最新刊发的评论、理论文章,包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讲求方式方法》《坚持用科学方法指导和推进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特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等文章,指出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
本书为宁夏社会蓝皮书之《宁夏社会发展报告(2025)》,分总报告、领域篇、劳动就业篇、乡村振兴篇、社会治理篇和发展改革篇以及附录(2023年宁夏社会发展大事记)等各个方面,内容包括2024年宁夏社会形势与2025年宁夏社会发展形势展望,2024年宁夏教育事业、卫生健康事业、社会保险事业、就业形势发展报告,宁夏高质量充分
白云区人和镇是广州著名的侨乡,有旅居海外华侨约9万人,分布在海外31个国家和地区。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即使求发展于异国他乡,人和华侨依旧坚守着四海同根的情怀观念。家国情怀延绵赓续,华侨精神代代相传。《四海同根——白云区人和镇华侨文化史话》重点讲述人和华侨四海拓荒、高馆张灯、情系桑梓、文化筑梦的历程,并透过一个个生
本书以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代表性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与布拖县的三个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社区为田野调查点,重点考察从“传统村寨”到“安置社区”过程中当地安置群众所经历的空间环境、生计方式、传统文化、社会关系、主观情感等一系列维度的变迁,从“安身”层面梳理当地基层政府与社区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治理过程中在多个方面的基层
本书属于公共管理学科著作。社区治理是指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驻区单位、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居民以合作、互动和协商的方式,共同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的过程,因社区治理主体众多、互动复杂,网络治理是必然发展趋势。本书在介绍了社区网络治理框架的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治理理论应用中国城市社区的适应性及动力、对中国城市社区网络治理实
本书主要论述了遭受婚姻暴力妇女求助行为模式,以建构的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对受暴妇女进行质性访谈,从过程视角探索受暴妇女求助中的认知、影响因素、求助障碍以及求助成效。研究结果包括:第一,受暴妇女的求助包含过程视角,受暴妇女的求助行为分为求助前的知觉并定义暴力问题、决定寻求帮助、确定适当的求助对象,过程视角将求助视为非线性
本书是作者团队结合十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旨在系统梳理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理论基础以及具体的运用方式,给出具体的课程教案。目前探索与尝试属于国内外首创,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本书共分为四编,十三章。第一编关注虚拟仿真思政课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古今中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
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多维挑战的不断出现,我国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应对机制的构建,提升廉洁合规管理层面的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为加快我国企业廉洁合规建设,本书尝试通过构建广套“立足中国、国际通用、客观科学”的企业廉洁合规评价体系,并对部分跨国企业进行实证分析,为企业有效开展廉洁合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本书在充分梳理已有指标体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