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粮油产区基础地力贡献率不高、化肥利用率低、施肥结构不合理等对土壤、生态环境及农产品品质的影响等问题,统筹耕地土壤健康培育、肥料高效利用、周年养分统筹等研究结果,系统介绍了高效定额施肥理论、高产粮油产区土壤典型特征及土壤健康关键指标评价体系、粮油产区土壤培肥机制与健康土壤培育技术、粮油作物周年氮养分运筹机制、主要
水稻的地方品种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库,积累了大量的优良基因,成为水稻品种遗传改良的丰富基因源和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而东北水稻历史上的农家品种较多,并且具有独特的农艺性状。本书共有东北可利用的地方品种300份,通过三年的调查,共完成亚种类型、水旱性、光温反应特性等37个性状的精准鉴定,为育种家提供遗传多样性丰富的水稻地方品种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经国务院批准作为中国2022年世界遗产正式申报项目。景迈山拥有古茶林面积2.8万亩,有古茶树320余万株,迄今已有近2000年的茶叶种植历史,是目前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本书的出版是配合普洱景迈山申遗所作的前期研究成果总结,全书共收集相关研究性报告21篇,内容涵
干旱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首要非生物胁迫因素,开展水稻节水抗旱意义重大,其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水稻抗旱品种培育和利用布局,这就需要进行水稻抗旱性的精准鉴定和科学评价。本书主要开展了水稻川香29B近等基因导入系(NIILs)和主推品种芽期在5%、10%、15%、20%浓度PEG模拟干旱鉴定试验,川香29BNIILs苗期反复干旱胁
本书围绕湖北植烟土壤保育及修复,主要从湖北植烟土壤概况,尤其是湖北植烟土壤主要障碍因子、土壤酸化改良技术、土壤保育及修复技术、植烟土壤养分失衡矫正技术、植烟土壤连作障碍消减技术、植烟土壤保育及修复技术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本书针对湖北烟田土壤主要障碍因子做了详细分析,针对湖北烟田土壤障碍因素,提出了分类治理策略
本书对兵团棉花生产全程精准作业装备发展水平、分类和预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兵团棉花生产全程精准作业装备发展水平,提出了系列措施,对提高棉花生产全程精准作业装备发展水平、制定发展规划与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棉花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兵团棉花生产的精准装备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但同时给兵团农机管理部门带
甘肃大宗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
本书共九章,分别介绍了玉米、小麦、水稻、油菜、花生、甘薯、马铃薯、大豆、小杂粮等作物的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控技术。本书通过深入探究现有技术的同时,加强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升粮油的质量和产量,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做出贡献,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根据甘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鉴定技术规程,以彩色图片的形式展现了甘蔗植株的形态特征。本书共收录甘蔗栽培原种60份、地方品种62份和果蔗21份,详细记述了每种的田间长势、株型、节间形状和芽形等特征特性,并配有彩色照片,为甘蔗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豆科禾本科间作的根系互作与根系分泌物的变化及其根际效应;重点阐述小麦蚕豆间作和玉米大豆间作系统根系互作下根系分泌糖、氨基酸、有机酸及酚酸的特征,根系有机酸分泌响应蚕豆枯萎病的初步研究,根系分泌物与根际效应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豆科禾本科间作的地下部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