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详细梳理了中国文化的脉络与体系,总结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与核心精神,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脉络和精神。全书共分八个篇章:中国文化的百年沉浮、中国传统文化的品格: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儒家与中国文化、道家与中国文化、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中医
本书内容已经外聘专家和清华大学党委审读审核通过(清委文[2023]101号)后同意安排出版。编纂出版《浦江县档案馆藏抗战档案选编》,是对浦江抗战历史的回望与思考,是对浦江抗战历史资料的有效弥补,是对浦江抗战历史负责任的良知践履。全书按照“主题”—“时间”体例编排,共分为“遭受日机轰炸”“攻袭浦江县城”“浦江城乡战斗”“
“抗日战争档案汇编”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由政府投资、国家档案局组织出版的重大历史档案出版项目。本书所收录的档案均为福建省明溪县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中的开放档案,主要内容为民国时期福建省明溪县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的经济、战时筹募、战时教育、侦防措施、战时防空等工作,较为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民国时期明溪县政府及民众为战争
本书内容已经外聘专家审读审核通过后同意安排出版。本书为国家档案局组织出版的重大历史档案出版项目“抗日战争档案汇编”中的一册。内容为湖南省澧县档案馆藏的有关抗战期间、澧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档案资料的汇编。这些档案形成于1943年3月至1944年1月,详细记载了澧县各界,在侵华日军两次进犯期间的财产、人员等损失情况,集中
本书内容已经外聘专家和清华大学党委审读审核通过(清委文[2023]105号)后同意安排出版。本书选编了浙江省缙云县档案馆藏的抗日战争档案,共分6个主题,时间从1939年开始,至1945年抗战结束的重建。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缙云县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的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悲壮画卷。本书选用的档案多为全书文影印,展现了真实的历史档
本书所选档案均选自临安区档案馆藏的旧政权档案中於潜县国民档案,大多是当时浙西第一临时中学所留存。取材时,选录品相较好、内容完整的原始档案,主要收录国民党浙西省党部、省政府及浙西行署、浙江省教育厅等转发或下发的各类电文、指令、函件、计划、方案、通知等,以及部分於潜县政府原始档案。本书稿起自一九三八年,迄至一九四五年。本书
本书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略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
《辽代史话》是著名历史学家陈述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他生前撰写的唯一的普及读物,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介绍了辽代历史和契丹民族的历史。辽(907—1125)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218年。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发展,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主张因俗而治,开
五代十国实在是唐宋两朝之间继往开来的时期。史家或习惯于把五代附于隋唐之后,叫隋唐五代;或主张把它与辽、宋、金、元划为一个阶段。依作者的看法,中国封建社会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唐末农民大起义以后,中古的门阀制度彻底灭亡,统治阶级内部的士庶之别完全消失,封建社会开始走进后期。五代是后期的开端,也可以说是前后期之间的过渡阶段。本
本书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创作的唯一一部通俗性史学著作。吕先生以巨擘手笔,写通俗文章,在书中,先生区分了真实的三国与“演义”中的三国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赤壁之战的真相、司马氏的兴亡、董卓如何扰乱朝纲、曹操势力怎样兴起等,吕先生都提出了个人见解。深厚的历史学根基与平实易懂的语句相结合,使行文生动有趣,读者读来并无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