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近年来天水地区的考古调查、发掘的新资料和地方博物馆典型藏品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天水史前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历史进行梳理和探讨。书中以考古学、文物学研究方法为主,辅之以历史文献法,重点研究新石器时代各个时期的天水聚落分布以及早期秦文化。本书不拘泥于以大量古代文献为支撑的传统历史书写方式,尝试“以物写史”,主要
《大道相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向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群体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与马克思主义的道是如何相通、相融、相成的,我们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国情研究与国家治理等领域知名学者,
本书内容包括:“隋朝不复杂:节俭致死,还是折腾致死”“唐朝不复杂:很强,很大,很辉煌”“五代十国不复杂:大‘克隆’时代”。具体内容包括:皇帝中的“凤凰男”、理财小能手、就是有点扣、功成垂千古,功败成“隋炀”、期货高手·御赐后妈等。
本书是一本从地缘视角讲述三国历史的学术文化类大众读物。作者以“地理为经,历史为纬”,用“地缘”这个探究“人与环境”相处之道的视角解读这段历史。他以东汉末年至晋朝期间的三国时期为切入点,从十三刺史部开始,展现了当时中国的地理环境。基于行政、地理、气候、人文息息相关,在科技不发达的历史中,地理板块之间的关系影响了许多选择。
本书选篇上起先秦,下讫清末,历时数千年,涵括历代的诗歌、辞赋、故事、语录、杂记、尺牍、碑铭、序跋、诏奏、哀祭、论辩、杂说以及小说、戏曲等多种体裁,多角度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之美和语言文字之美,多维度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和精神风貌。读本内容重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三大主题
句吴国,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流交融的直接产物。从句吴到吴,是一次质的飞跃。它们是前后衔接的两个历史阶段,可以统称为吴。 这是一部描写古代吴国历史的通俗读物,作者在尽可能求真的情况下,书写了吴国的存亡过程。书稿着重探究吴国的创立背景、时代特点,探究了吴国的立国、扩展、崛起、强盛、称霸、灭亡的历史过程。 让我们随着作者的
本书清陈鼎撰,二卷,清康熙刻本。《滇黔纪游》又名《滇黔游记》收入《说铃》、《龙威秘书》等丛书中。《滇黔纪游》第一卷为《贵州》卷,记述贵州舆地、山川、岩洞、寺祠、物产、古迹诸内容。其中,有些条目与南方民族问题有密切关系。比如:《竹王祠》条,记述“群蛮”崇奉的竹王传说;《黔省苗蛮》条,记述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种类与特点。
本书为《按粤疏稿》第五集,共六集,辑卷五部分。《按粤疏稿》明田生金撰,六卷,明刻本。田生金明朝湖广麻城人,大约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后至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前出任广东巡按御史,曾与两任两广总督张鸣岗和周嘉谟共事。其在任内,颇有建树。《按粵疏稿》则是“在粵言粤”,全部为任职广东时的疏草,六卷共收奏章10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