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文字学家许进雄教授解读古文字的入门书,用文字的演变和考古学上的证据来重建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发展轨迹、动态的演化过程。
《瓯风》为地方文化丛书,一直专注于发掘温州本土历史,研究乡邦人物,清理地方文献,丰富中国文化的地域性表达,已持续了十余年。《瓯风(第二十三集)》一如既往深入挖掘温州地方文化,史料扎实。本集亮点有二。一是《夏承焘日记全编》研究专题。夏承焘日记是民国著名日记,不仅可见夏承焘生平事迹,而且是民国词人学术研究和交往的重要见证。
本书主要通过精选东江纵队从始创到北撤,从粤北的五里亭到河背村,从东莞的榴花塔到梅塘马山,从惠州的育英楼到冲虚观,从深圳的平山镇到沙鱼涌,从广州的长湴到沙面……在南粤大地留下无数的红色印迹,把革命遗址与东江纵队的历史贡献用红路串联起来,用新颖的方式向当代人介绍了峥嵘岁月和革命历史故事,启发读者在思索与敬慕中追寻革命先辈光
本书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反思、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两部分,收录了《矛盾融合,承传创新》《儒学形态与功能的历史演变及现代转化》《国学与文化软实力》《从“调均”看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等文章。
本书分四章,内容包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民间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关系、美术教育中民间传统文化的应用。
本书作者庄适选注了《后汉书》中的《光武帝纪》、《马皇后纪》、《齐武王绩传》、《申屠蟠传》等篇目。
本书是唐家墩街道第一部街道志。《唐家墩街道志》采用章节体,时间断限为肇端起始至2016年(重大事项延至2019年)。全文包括序、前言、凡例、目录、大事记、综述、正文、专记、索引、编后记等,坚持横排整写,纵述史实的原则。设有建置、人口与计划生育、街区建设、经济、街道机构、民政、文教卫、人物宗教掌故等共5篇21章64节,结
掌故是指叙述史上名物制度变迁、社会文化衍进、山水风貌特色,以及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或逸闻轶事的文字,在“正史”中不载或略记的零星史实。本书为严昌洪教授对多年前出版的多个与武汉相关的掌故类图书进行补充修订而来,作者不仅精心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补充了新搜集的原始材料,并且按照江城沧桑、山川揽胜、名胜探幽、政坛百态、人物
本书对伊犁自古以来文化经典文献大规模、系统化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伊犁文化发展的全貌。根据史料的性质和类别,分门别类,既包含历史文献、地方志、文牍、信札、日记和行记等关于伊犁的资料,还包括伊犁州范围的考古调查报告、普查报告及有关伊犁碑铭、印章、出土文物等资料。以丰富的文献资料,使世人全面了解伊犁独特
本书从知识考古与话语重构两个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华兹生的中华文化典籍英译实践,对中西文化交流过程当中的越界与误读、吸收与重构、保留与创新等问题展开探讨。本书内容除绪言和结语部分外,还包括5章内容,分别为华兹生的中国古典文学英译研究、华兹生的中国传统史学英译研究、华兹生的中国古典哲学英译研究、华兹生中国文化典籍英译本的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