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实践,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原则,研究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主体的素质要素、主体构成和建设方略等问题;重点探讨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主体的主导之维、规范之维和合力构建;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融入精神文明主体建设的实践方略。
本书选取“村落”和“乡村治理”两个关键词,旨在分析以此为对象的两个历史世界:即“以村民自身为中心的历史世界”和“以政治为中心的历史世界”。唐代以后,村落的家乡化和乡村的政治化,是同一对象的两个不同方面。从村落角度看,其家乡化使其成为村民的地缘共同体,宋以后因其宗族性强化,很多村落还成为血缘共同体;从政权的角度看,就是为
本书以五代王朝更迭时发生的权力动荡和统治者对正统性的追求为线索,分析五代政权所面临的诸多政治问题以及其应对策略,分别针对五代王朝国号制定、史传书写、张全义家族兴衰、后唐义儿与赐姓问题、后晋父事契丹、后周太祖家族仕宦与建国过程等具备代表性的专题展开了具体研究。此外附录部分则讨论了“枯树复生”这一异象是如何被前蜀王建所利用
本书以2016—2020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创建100个精选案例,讲述上海精神文明创建的理念、方法、收获、启发,反映过去五年上海创新城市治理的新发展、新作为,展示上海城市文明建设的新成长新进步,体现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普通市民奉献、敬业、向上的精神面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广大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及新任务,不断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本书围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加强组织建设三个方向,从11个方面讲述了上海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分别从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高水
本书研究的总体思路是:在认真学习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原有研究成果的不足,通过严谨细致的研究工作,突出问题意识,对于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和内在逻辑、中国道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中国道路的价值取向、中国道路的基本经验和重要意义、中国道路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作出解答
风险社会是现代政府进行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境遇,特别是在中国的社会转型条件下,传统与现代等各种社会风险的共时态存在,更需要政府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进行社会治理创新,构建起新的社会利益整合、社会冲突化解和社会秩序维持机制,协调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书立足于中国国情,综合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准确认知和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机遇,及时防范和化解这一历史时期的风险,既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执政本领。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体现的历史思维为指引,以“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为总逻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尽管海峡两岸尚未完全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两岸的主流民意。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冒进,造成台海局势紧张动荡,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