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荆楚文库·方志编》之一种,以影印整理方式出版《〔同治〕蒲圻县志》,以清顾际熙、郑庆华修,文元音等纂,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同治五年刻本为底本。是志共八卷,包含疆域、政典、祥异、职官、选举、名宦、人物、艺文等内容。修志者感于太平天国战争对本地文化事业破坏严重,遂承袭《〔道光〕蒲圻县志》续修是志,体例大体保持旧志,相比于
本书稿为2019年由荷兰伊拉斯谟大学、莱顿大学和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合作举办“第二届长江与莱茵河历史文化比较研讨会”之论文结集,共收录论文18篇。论文作者来自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以及荷兰莱顿大学、伊拉斯谟大学、乌得勒支大学、特温特大学、阿姆斯特丹
本书通过对《三国志》一系列史书的现代化解读,深入到历史事件内部,用现代的视野,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人性,用全新的观点、现代的语言、诙谐的文字,将三国时代的人和事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以期帮助读者真正的了解历史,并以史为鉴指导未来。
本书为《〔万历〕黄安初乘》整理本,纳入《荆楚文库·方志编》。采用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十三年修、清康熙四年刻本为整理底本,以影印方式出版。是志,明代耿定向纂,清代耿应昌补,共二卷,文辞体裁较为简约,分创画、规建、封域、山川(附古迹)、物产、赋役、牧秩、学校、选举、风俗、景贤、壸懿、文征等十三纲,下卷末附《纪邑始》一篇。是记
本书以天津图书馆藏清康熙三十六年刻本为底本,清刘承启修、詹大衢纂。是志分十二卷十二纲,编纂者以《〔万历〕黄安初乘》为准绳,折中省、郡二志、博采遗文,广诹舆论,体例完备,资料丰富,非常详尽和完备地收录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关于黄安地区地理沿革、人文风俗、社会经济等各类资料,难能可贵地保留了当时人绘制的关于天文、礼器、乐器和祭祀
本书以道光十六年刻本为底本,清劳光泰修、但傅熺纂。是志共十卷十纲,内容包含职官、选举、沿革、乡里、沟洫、赋役、祠祭、名宦、人物、艺文等,在《〔乾隆〕蒲圻县志》基础之上,补充乾隆朝至道光朝九十余年事,并订正旧志中的讹误。虽纲目简略,存在失当之处,但较为详尽地收录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关于蒲圻地区地理沿革、人文风俗、社会经济等各
本书用全景图画的形式,以前朝后宫的人物活动为主线,以古代十二个地支时辰为暗线,串起古代故宫一天的脉络:从寅时早起、辰时早朝,到戌时宵禁等等,用不同的场景拼凑出宫中普通的一天,有趣而具象地展现了故宫里人们的生活轨迹,让孩子真正体验宫中生活。每一页都内含文化知识小彩蛋,引导孩子趣味阅读,提升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和文化素养
《史记会注考证》是日本著名汉学家泷川资言的史学名作,具有世界性影响,是《史记》乃至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该书主要有三个特色或成就:(1)在参考中国南宋黄善夫刊三家注本、元彭寅翁刻本、明柯维熊刻本、明秦藩刻本、明南监刻本、明凌稚隆《史记评林》本、清代张文虎所校金陵书局本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日本所藏各种写本和刻本,对《
本书是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的论文集,共四十多篇文章。所涉议题重大,内容广泛,成果丰硕,是当代中国史学界研究成果一次高水平的展示。 论文集充分肯定了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深入总结了新中国70年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有重点地讨论了当代
本套书是一套解读丝绸之路各区域各主要民族艺术成就的艺术理论图书。该套书分为上下卷,以文配图的形式完整讨论了自新石器、青铜时代始,中国北方和西伯利亚主要游牧民族的艺术创造。第一分卷为《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主要讨论丝绸之路各区域或文明(例如古代中国、波斯、希腊、中亚)参与文化交流的主要艺术要素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