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志·总述(1978—2010)》是上海二轮修志工作成果《上海市志(1978—2010)》中的一部,旨在记载1978—2010年间上海市区划建置、自然条件、环境变迁以及经济建设、城市治理、文化发展、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概貌,力求全面、客观、系统反映断限内上海的历史与现状。《总述》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承编,内容由凡例、
本書以漢代簡牘中除規範隸書外所有草書材料爲研究對象,對漢簡草書的文字特點、書寫情況、釋文整理等進行全面考察研究,尤其注意相關文字的考釋整理。全書共分上下兩編及附録三部分。上編對漢簡草字的構形、同形、形近、誤字、書寫現象、文字考釋等問題深入討論。下編爲漢簡草字彙編,這是目前材料最新、釋字相對準確、字形最豐富的漢代簡牘草字
本书是《红色广东丛书》之一种,是一部讲述湛江红色革命历史的通俗文化读物。书中根据最新革命遗址普查成果、田野调查、人物访谈等资料,选取当地具有重要红色文化价值的主要革命遗址,包括中共南路特委交通站旧址、中共粤桂边区党委机关旧址等23处。每个遗址包括遗址介绍、历史事件和动人故事三个栏目,并配实景照片、历史图片和手绘图,讲述
本书主要记述了红军长征过境粤北突围路线,涉及韶关南雄、仁化、乐昌相关历史遗址。红军长征从粤北突围的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段红色记忆,更重要的是长征精神的弘扬与传承。本书用新颖的方式向当代人体现了长征的远大,启发读者思考长征精神的传承方式,吸引读者回到历史现场体验长征的深刻,在思索与敬慕中追寻革命先辈光辉的战斗足迹,去
大革命时期,广东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自己思想,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认清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者和军阀,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开辟了中国革命新纪元。本书主要记述与国共合作有关革命遗址的线路。主要涉及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韶关北伐战争纪念馆、中共广东区
本书共十部分,内容包括:郭威的遗产、南唐的前世今生、李璟、高平之战、柴荣、征淮南、出师未捷身先死、天现二日陈桥驿、赵匡胤践祚、偃武修文。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最早猿人及其遗址,包括重庆巫山猿人及遗址、云南元谋猿人及遗址、陕西蓝田猿人及遗址、周口店北京猿人及遗址等。
本书以汉江古镇为研究对象,从地理环境、建制沿革、人口与计划生育、农业、林业、交通等共16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翔实的文字与多维度的表格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汉江古镇的风采与特色,着重解析一个千年汉江古镇、民歌之乡的文明传承密码,追寻传统核心价值观,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111111111111111
汉水是古代“江河淮汉”四大名渎之一,地处承东启西、勾连南北的文化交锋区和汇集地,在中国流域文化中,其文化的兼容性、开放性、固执性和创新性都非常典型。《曲莫如汉:汉水流域历史文明巡礼》一书立足于文化历史学、文化哲学和文化地理学等学科背景,着眼于全面性、典型性、学术性和普及性等写作定位,运用现代学术规范,首次从六个层面系统
乡愁作为一种情愫、一种文化表达,从古至今就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所抒写的对象。古有《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现有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本书可以视为一个汉江游子的乡愁志,通过作者的目光与回忆,展现了位于鄂豫皖边陲的小镇——南化塘的古老与质朴、传统与温馨、历史文化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