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从比较政治、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理、中国政治等相关领域,探讨新时代政治学的学科自觉与自主、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及政治学科发展的未来等理论与现实问题,立足中国本位,放眼世界政治,倡议从比较文明的视野出发,贯通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引领和提升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本辑为202
本书主要围绕区块链在民生服务中的应用展开,在简要阐释区块链的概念、特征、发展过程与应用价值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其在医疗、教育、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养老服务、社会公益、精准扶贫、政务服务、数字身份、隐私保护和社会信用等具体民生领域的应用价值、成功案例、现存问题、应对策略和未来方向。
文件单行本。香港是中国的香港,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以及由此带来的中央政府全面管治权是不会逆转的,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方针政策是不会逆转的,香港走向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道路的趋势是不会逆转的。企图以激进违法活动搞乱香港,企图借助外部势力来向中央政府施压,企图把香港引向背离“一国两制”的歧途,注定
本书为作者2019年以来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系统研究与思考,共分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要素市场化改革”三章,是作者长期在改革战线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思考:第一章从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两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出发,论述了如何用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更深层次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第二章从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各国的民主是由内部生成的,而不是由外力强加的。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人民十分珍惜并坚决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民主成果。 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人民争取
2016年9月,中国政府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五年来,中国政府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受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联席会议机制委托,中国人权研究会和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对《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实施情况开展评估。针对
本书在社区、城乡社区协商等的形式及相关基础概念梳理的基础上,对城乡社区协商议题的产生、城乡社区协商主体的形成及参与方式进行分析;对城乡社区协商的形式及操作实务等进行多层解读并给出实操建议;对国际上流行的会议技术及本土化适用进行分析;对城乡社区协商的项目化及典型案例进行介绍;结合现有城乡社区法规政策和不同场景的细节,对诸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社会保障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已成为当前研究和实践的新问题与新领域。本书对我国公共服务的难点和重点领域——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服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的特殊环境,提出了有别于城市等人口密集区固定服务的“流动型社会保障服务”新理念,并对这一服
现有研究对中国梦新理念体现的继承与超越重视不够,因而有的将之简单地看成“老话新说”,有的将之等同于“中山梦”、“中共梦”。本成果认为,中国梦的形成过程,是由两个世纪、八个阶段所组成的一条连续发展、环环相扣的历史链条。大体看来,“中国梦”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空想到科学、从少数人的探索到全民族的实践的过程。注重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