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350多幅武汉老照片,时间跨度从1861年汉口开埠至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年代。在收集、挖掘、整理的基础上依据人物、景物、事件的不同分设五个类别,各类别文章按时间顺序排列,以方便读者对历史概貌做横向比较、勾连,纵向逻辑关联的了解。本书以照片为主,文字为辅,由20位多年从事武汉城市史研究的作者合作完成。本书坚持史
本书共分五册,包含《大行之道》《关山千重》《风景无边》《山花烂漫》《文运天开》,全书以文化的视角审读人文历史,将本土文化的发展传承纳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框架大视野之中,呈现出广阔的历史场景,揭示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本书作者为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志编纂委员会,委员会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党政办公室及地方志编纂组等16名成员组成。本书从街道各项工作事务切入,主要记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2010年间,周家桥街道境域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民生、科技、基建等方面的发展变迁。同时,作为发展回溯,内容还涉及1949年建国前
该书是中共广东省新丰县黄磜镇委员会、广东省新丰县黄磜镇人民政府编纂的一本具有本土特色的革命体裁红色历史文化读物,由十个篇章组成,分别为《历史概述》《组织建设》《战斗故事》《党史人物》《历史事件》《武装序列》《革命遗址》《老区名录》《烈士名录》《史书摘要》。警钟长鸣,不忘历史。本书的出版有助于让黄磜镇老百姓深入了解本地历
《许岙村志》是一本总结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许岙村的发展和大事记录的图书。由序、凡例、概述、大事记、正文16章和后记组成,客观记叙许岙自聚落形成以来的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发展面貌,重点记叙1949年以后的许岙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振兴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体现许岙人耕读传家、奋斗不息的精神品质。内容翔
书稿是一部红色文化调查资料集,主要记录了安吉县博物馆的研究员在安吉县调查走访的全过程。书稿分调查纪实和故事选粹两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党组织成立初期,地下党开展革命活动的情况;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在安吉境内的活动;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安吉境内的战斗。通过对历年来走访所掌握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
《靳文襄公奏疏校注》,系整理者以雍正初年靳治豫刻本《靳文襄公奏疏》为底本,进行校勘标点,并对其中关涉的人物、职官、河工、地名、制度等内容进行注解整理而成。奏疏作者为清代治河名臣靳辅,康熙年间长期担任河道总督,主持黄河、淮河与运河的治理,其创制的治河、导淮、保运的治河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清初以来的河患问题,也成为此后治河
本书共分5册,分别为《静宁文史集萃》《静宁歌谣》《静宁剧本》《静宁谚语》《静宁传说》。该书集中反映了静宁地方人文特色。《静宁文史集萃》主要收录有关静宁历史地理沿革、民俗文化、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事迹的文章。《静宁歌谣》搜集了劳动歌、情歌、儿歌等十种类型的静宁歌谣约300首。《静宁剧本》精选了《一品雪》《成纪汉子》《
“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立足齐鲁文化,紧扣时代主题,紧跟学术前沿,延请全国知名专家王志民、杨朝明、黄朴民、郑杰文、白奚、孙波、李桂奎等,以齐鲁历史、齐鲁名人为着眼点,全方位、多角度展现齐鲁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和贡献。学术公开课共十四讲,内容充实、精彩生动,既富有鲜明的齐鲁文化特色,又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遍意
本书共分街道概览、城市建设、古迹遗存、支柱产业、物产美食、精神文明、传统文件、乡土风情、人物篇等九篇,以历史为依据,忠实再现刁铺发展全貌,客观记述刁铺发展历程,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纲目清晰,体例完备。全书注重调查研究,尊重客观事实,不因任何主观片面而“因人废史”;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史实作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