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陕西古代文献集成》的第三十九辑,内容为《九畹古文》《九畹续集》。《九畹古文》十卷,约成书于乾隆八年,刘绍放亲自校订刊印。体例按照传、记、论、书、序、说、状、祭文、辩、书后分为十个部分,收录其古文四百二十七篇。《九畹续集》两卷,约成书于乾隆二十七年左右,是后学收集刘绍欣古文余作辑录而成,共五十六篇。刘绍放一生治学
本书是《陕西古代文献集成》的第三十三辑,内容是清代陕西学者王玉树的著作《经史杂记》。王玉树,字廷桢,号松亭,陕西安康人,清代学者,生卒年不详。《安康县志》《安康历代名人录》有传。王玉树长于经学,喜好考订文字之学,学识渊博,在学术方面自成一家,其学术源于陕西关学,一生著述丰富,其作品有五种:《说文拈字》《退思易话》《经史
本书是《陕西古代文献集成》的第三十八辑,内容为《二南遗音》《二南遗音续集》。《二南遗音》及续集成书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是清代陕西学者刘绍放收集整理清代前中期陕西诗歌的重要著作。其收录了清初至乾隆年间陕西一百四十多位诗人及其诗歌作品,是一部陕西地域诗歌总集性的文献,其较为完整地给我们展现了清初到清中叶陕西诗歌发
本书是《陕西古代文献集成》的第三十一辑,内容是清代陕西学者刘绍欣的著作《卫道编》,它是刘绍放梳理儒家学说发展的一部史论性著作,对儒学道统的传承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收录了作者的理学论著二十篇,序文三篇,跋一篇。针对传统中混淆儒释的现象,刘绍欣重于考证,辩正然否,持论精纯,描述出了一条分缕析、脉络分明的儒学传承的曲折线索。上
本书是《陕西古代文献集成》的第三十四辑,内容为《冯衍集校注》《兰泉老人集》。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为两汉之际、后入东汉的文人,现存其著作《冯曲阳集》,本书收录的《冯衍集校注》以清代严可均《冯曲阳集》为底本,存文二十八篇、存目三条、言录三条。兰泉老人即金代陕西蒲城学者张建,其人在《金史》《明一统志》《(嘉庆)大清一统志
本书收录文献包括《中共广东省委致琼崖特委函》《中共琼崖特委给省委的报告》《中共广东省委复琼崖特委信》《中共琼崖特委一月份总报告(给省委的报告第六次)》等。
本书分十五纲七十五目,纲为星野、舆地、建置、祠祀、典礼、学校、食货、水利、秩官、名宦、选举、人物、武备、列女、艺文,纲下再分若干小类。凡例称“纲以领之,目以志之”。该志记事翔实,考据精当,可为一地之信史。汉阳一地自明宣德以来,有数种府志,自康熙以来,既有府志,如陶士偰修、刘湘奎纂《(乾隆)汉阳府志》,亦有县志,如刘嗣孔
本书内容:《(嘉靖)汉阳府志》十卷,嘉靖二十五年(1546)刻本。明嘉靖年间刘本用、贾应春修,朱衣纂。此志始修于嘉靖九年,历时十年之久。该志分沿革、方域、庙祀、创置、食货、宦迹、选举、人物、封守、方外十门。记事详备,考据精当,咸足征信。《(万历)汉阳府志》十二卷,为明万历年间马御丙修,秦聚奎纂。全书分舆图、沿革、堤防、
本书从君子之相、君子之用、修身之德、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解读君子,旨在唤起人们重新对君子进行思辨的热情,从而能够进一步认识君子,认识中国文化,甚至认识整个社会文明。
本书针对《左传》所载的治乱得失之迹,分篇而议,凡一百六十八篇。每篇立有标题,题下以小字引录有关传文,其盾是作者的沦议。《左传说》中那种浓烈的史论色彩已多不存,更多的是道德伦理的说教。然文笔奇巧,设譬取喻,翻空出奇,纵横捭阖,颇类《战国策》与苏东坡策论文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