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经济史(先秦秦汉卷)》是《中国人口经济史》系列丛书的第一部,全书共分为九章,大致以史前时期公元前1.2万年人类活动的起源为开端,论述了中国猿人的出现,中国原始人群的生活,原始公社社会的解体,探讨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的人口经济问题,注重于中国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口现象与经济现象的
本书是《中国人口经济史》系列丛书的第5部,所涉足的科学领域是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经济学的分支人口经济史,大致以建国以来70年间的中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动的历史脉络为导线,注重中国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口现象与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等。全书共分为14章,第1章、第2章和第3章从总论的视野论述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变化的模式、
本书是《中国人口经济史》系列丛书的第3部,所涉足的科学领域是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经济学的分支人口经济史,大致以元朝的建立到清朝末期共640年间的中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动的历史脉络为导线,注重中国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口现象与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等。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分析了元朝经济与人口变动,第2章简述了明朝的经
本书将论述贝叶斯假设检验与模型选择的新方法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首先,本书将简要介绍贝叶斯统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贝叶斯先验与后验分布、假设检验与模型评估指标等;其次,本书重点讨论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中介分析、因子分析、多层线性等模型的贝叶斯推断方法,结合实际案例阐述贝叶斯方法在模型建
本书向读者介绍“POA行动力”的思维方式,用一个极简的公式,通过三个元素、一个循环来解决行动中的“不想做、不会做。不去做”问题。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理念篇对POA行动力的三大要素——“目标O”“伙伴P”“行动A”进行逐一分析,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并理解这个思维框架;应用篇则通过工作和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案例来解释如何使用这个思维
本书为文化理论研究学术论文集,全书收录了跨学科的国际前沿理论,包括哲学、文学、文化、社会学、人类学、媒介研究、全球化研究等领域,以及对当代文学、文化现象和文本进行深度分析和评论的论文,主要特点为介绍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辑录系统和有深度的长篇论文。本辑主要收录的论文总体上无内容导向问题,哲理性、系统性与思想性较强,理论水平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18》遴选了近年来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最新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翻译、文学与文化、语言与语言教学、区域与国别研究这几个部分,涉及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及相关研究。论文集体现了学院传统优势的学科方向,展示了学院在此领域取得的成绩。论文集以视域扩展为突出特点,融合跨学科的视野和研究方法,探索外语学科
2012年4月16日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将公文处理工作予以统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范性文件。本书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结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紧紧围绕“公文是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而采取的有效治理国家的重要而基本的工具,是其所代表的利益关系的总和,
本书以构建智库研究的基本理论、管理和方法体系为主要内容,旨在概述现代智库的相关情况。全书由“理论篇”和“实务篇”构成。“理论篇”包括现代智库概述、现代智库的理论基础、现代智库与政策过程等基础理论知识,介绍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世界智库,以及智库管理体制和文化建设等相关内容。“实务篇”从细微处入手,介绍了智库人力资源管
朱桂龙自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