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高质量立法的理论体系和评估标准,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浙江立法研究院(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共同发起了首届“地方立法十大范例”推选活动。通过初步评选,共33项质量较好、代表性较强的案例入围,内容涵盖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地方治理等多个领域。根据案例涉及的领域,主办方在全国范围内邀请了33
专著,解决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书关注流动儿童在城市空间结构下的身份建构过程,试图以空间转向打开流动儿童身份建构研究的新视野。本书首先建构了流动儿童身份建构过程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剖析流动儿童身份建构的过程,进而明晰流动儿童身份建构的完整图景。随后,本书试图从空间结构视角出发,分析流动
本书主要针对参加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呈现以下特点:1.以湖南省公务员考试大纲及真题为依据,由华图一线老师命制,帮助考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2.严把解析质量关。一线教师精准解析,多次审核,把握解析质量。3.本书与公务员考试教材相配合,讲练结合,更有助于考生提高。本书为华图教育的老师倾力编写,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辅导价值
本书通过对投资者与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ISDS)司法化的反思视角,对欧盟国际投资法院体系进行系统与批判式研究。欧盟提出的投资法院体系代表了将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公法化”“司法化”或“机制化”,以及国际投资规则转型的最新方案,它颠覆传统投资仲裁机制,将对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条约制定与国际实践产生重要影响。本书最后对现行国
技术与社会关系问题备受学术界关注。但长期以来,对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存在二元化思维,要么强调技术,走向“技术决定论”,要么强调社会,走向“技术的社会建构论”。本书从实践出发试图超越这种二元化思维,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技术与地域社会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是如何共同演进、共生发展的,揭示并论证了中国传统技术与地域社会的互
本著作对比了晚清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开展的农村建设工作,阐述了建国初期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及1949年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程。1949年至1966年的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蕴含着丰富的经验教训与现实启示。1949年至1966年的中国社会主
“互联网”产业是顺应互联网新技术的出现而提出来的新经济形态,亦是一场新的变革。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业形态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和法治保障。就法治保障而言,法律之治是一种规则之治。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与科技、经济有着特殊的联系,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器。而在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中,专利权保护规则处于核心地位。“
书稿在梳理学界关于共享发展的前期研究成果、阐释共享发展的思想渊源的基础上,聚集四个主要问题:第一,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意蕴研究。理解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应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国情。第二,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的政治价值研究。共享发展理念强调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公平与正义,实现共享发展有其
本书主要针对参加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呈现以下特点:1.以江西省公务员考试大纲及真题为依据,由华图一线老师命制,帮助考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2.严把解析质量关。一线教师精准解析,多次审核,把握解析质量。3.本书与公务员考试教材相配合,讲练结合,更有助于考生提高。本书主要针对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科学地分析、判断、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学术为品质,以应用为追求,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实践,探索治理规律,跟踪理论热点,对话学术前沿,宣介优秀成果,讲好中国故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