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选碑刻拓本及墨迹传本均为择取善本,汇聚历代集评碑帖善本资料于一体,繁简释读,并附碑帖原尺寸拉页挂图,是书法临摹、欣赏的范本。《张迁碑》篆额题《汉故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有碑阴提名,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刻。碑主人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汤阴县)令。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刊石立表以
本书所选碑刻拓本及墨迹传本均为择取善本,汇聚历代集评碑帖善本资料于一体,繁简释读,并附碑帖原尺寸拉页挂图,是书法临摹、欣赏的范本。《乙瑛碑》全名《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东汉永兴元年(一五三)立,隶书十八行,每行四十字,现存山东曲阜孔庙,与《史晨碑》《礼器碑》合称庙堂三巨制。此碑用笔方圆兼备,蚕头雁尾,波磔分明
本书所选碑刻拓本及墨迹传本均为择取善本,汇聚历代集评碑帖善本资料于一体,繁简释读,并附碑帖原尺寸拉页挂图,是书法临摹、欣赏的范本。《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亦称《李翕颂》《黄龙碑》)。东汉建宁四年(171年)六月,仇靖撰刻并书丹的摩崖石刻,隶书书法作品。位于甘肃省成县天井山鱼窍峡。此碑因是石刻摩
本书所选碑刻拓本及墨迹传本均为择取善本,汇聚历代集评碑帖善本资料于一体,繁简释读,并附碑帖原尺寸拉页挂图。《史晨碑》是刊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年)的一方碑刻,又称《史晨前后碑》,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存于汉魏碑刻陈列馆。此碑为圆首碑,有额,额高34厘米,无字,碑身高173.5厘米,宽85厘米,厚23.5厘米
本书所选碑刻拓本及墨迹传本均为择取善本,汇聚历代集评碑帖善本资料于一体,繁简释读,并附碑帖原尺寸拉页挂图,是书法临摹、欣赏的范本。《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东汉永寿二年(156)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身高234厘米,宽105厘米。碑阳16行,行36字,碑阴3列,列17行;左侧3列,列4行;右侧4列,
本书主要介绍2023年北京怀柔区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大赛的优秀作品,此次活动是中国国家画院和怀柔区合作开展书法进校园活动的成果展示。书中的作品有参展老师、参展学生、指导教师的作品,书写的内容健康向上,书中充分展现出学校与中国国家画院教育合作的硕果及师生艺术风采,师生共同展示学习的成果,进行学习交流,也对书法艺术进行了很好
本书从《易经》、传统儒家、传统道家这三种中国经典智慧探求音乐教育哲学。迄今为止,在中国以外的音乐教育哲学探讨中,几乎完全是基于古希腊哲学家以及之后的西方传承,本书则填补了音乐教育哲学领域中的空白。《易经》、传统儒家、传统道家所蕴含的深刻的中国哲学,这些中国早期的思想构成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哲学环境的大部分寄出。本书为教育者
本书是研究先秦载体书法的理论专著。先秦时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时期,也是书法面貌较为丰富的一个时期,这与其书法载体的多样化不无直接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书法的发展史也是文字载体的演变史。本书以载体为考察对象,载体关系到笔法、字形、形式构成等因素,时下少有人涉及,故有极高的艺术和文献价值。本书所涉及甲骨、金
昆剧(又称昆曲)是用昆山腔演唱的戏剧样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可谓“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戏曲剧种,昆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于2001年5月18日,被国际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列入联合国第一批“人类囗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本书所收书法作品上起三国,下迄前凉,总计三百余幅作品。除序言、总目录外,有概论和专论、作品图版、图版考释、年表、器物与作品出土分布示意图等内容。魏晋南北朝砖文具有重要的文献学、历史书、艺术学价值,为考订文字、厘定历史、研究早期书法史提供宝贵资料。本书在整理归纳大量魏晋南北铭刻书迹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些书迹的书写形式与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