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市政府《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规划》、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市志(1978—2010)>编纂实施方案》分卷之一。由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持编纂,汇集了上海民防工作的概貌、轨迹与特征,具有政治性、史料性和学术性,对重温民防工作的历程,推进民防的建设具有史鉴价值和启迪作用。本志内容由序、凡例、编纂说明、概
本书是新中国70年历史的大事记。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室组织编写,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点主题出版图书,是广大干部群众庆祝新中国70周年、了解共和国的必读书籍。本书按时间顺序,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展示了70年来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军事
本书是宁波这个城市的灵魂,一部藏书史,也就是宁波城的心灵史。基于这一使命,《天一文苑》丛书主张读有深度、有内涵的书籍,主张带着思考与探究去阅读。面对全球化浪潮、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时代,倡导读书更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本丛书在“大文化”视野下,旨在探究宁波文化的历史现象、发展规律与现实机遇,探讨宁波文化的鲜明特色
该书全面、系统、客观、科学地记载南阳市宛城区东关街道的发展轨迹,充分展现了东关街道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辉煌历程,为进一步认识、研究、开发和建设东关街道提供了信息资料,为续修地方志积累了史料。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许多老建筑、老街区都被拆除,一些带有历史印记的老街道随之而去。该书全面、系统、客观、科学地记载
《闽侯县革命老区发展史》运用“纪事本末体”统领“编年体”的史家笔法,围绕闽侯老区革命与发展这一主线,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自五四运动至十八大以来,闽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巨变,系统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本书以简约的英文讲述了北京作为远古人类发源地、文化古都、多朝首都,直至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历史演进过程。全书将北京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首先讲述了远古人类“北京人”选择在北京地区定居的原因,以及他们建造最早的北京城邑“蓟”“燕”的过程;接着梳理了北京地区从秦到清的两千多年中由“城”到“都”的历史演进;然后回顾了北京在新文化运
《冥通记》是陶弘景弟子周子良所写的日记,记载了他梦中与神仙真人交谈的情形,故称“冥通”,经过陶弘景整理并加注传世。《养性延命录》是陶弘景“略取要法,删弃繁芜,类聚篇题”后的作品,是目的是“庶补助于有缘,冀凭以济物耳”。该书辑录了上自炎黄、下至魏晋之间的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共分上下两卷、六篇。是道教史上对养生术的一次大总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
《玉台新咏》是一部汉代至南梁的诗歌总集,共收汉至梁代共690首诗,以绮艳的宫体诗为主。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于公元六世纪编成的。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为10卷。除第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于春秋战国之间外﹐其余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内容中多收录男女感情的记述表达,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书分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