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高校音乐教学概述、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学的类型及领域等内容。
本书收录了亨利·贝尔蒂尼创作的24首独立钢琴短曲,包括《圆舞曲》《小坎佐纳》《小回旋曲》《咏叹调》等,作者在编注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乐谱里所选的作品参照国外的各种版本进行编注指法、演奏提示等。
本书收录了海勒的作品16,系海勒于1840年首次发表的第一套中级程度练习曲曲集,首版按照24个大小调分布创作,1844年修订时增加了2首。书稿里的26首练习曲均有作曲家自己命名的明确标题,从标题来看,作曲家希望通过练习曲的方式将不同的音乐体裁整体贯穿起来。本套练习曲可以作为肖邦练习曲的预备练习之一,为钢琴学习者进阶练习
本书稿系一部钢琴曲谱集。书稿收录了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斯蒂芬·海勒的一套练习曲。斯蒂芬·海勒早年师从车尔尼,后移居巴黎,成为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主要因创作了大量钢琴练习曲知名,特别是他的作品45、46、47号是优秀的练习曲,常用于钢琴教学。书稿中收录的这套练习曲创作于1868年,是海勒晚年的重要作品,主要围绕节奏的多
本书是一本关于音乐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著作,重点围绕音乐教育的有关内容以及教育实践展开论述。本书论述了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当代高校音乐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然后结合现阶段的教学实际,对于如何创新当代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提出了相关策略。同时作者分析了高校音乐教学的类型,介绍了音乐基础教学、音乐欣赏教
本书基于音乐教学实践与音乐艺术欣赏两个方面,首先介绍了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然后分析了音乐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之后探讨了音乐教学实践、音乐艺术与教学的改革创新,最后在音乐艺术欣赏方面进行详解,并对中外流行音乐欣赏做出分析。
本书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高校音乐教育,首先介绍了高校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目标和重要性,深入探讨了高校音乐教育的历史演变过程。其次,详细介绍了高校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教育理论,通过微格教学、多元文化、生态观和翻转课堂四个方面的论述,将音乐教学的理论来源与音乐教育的实践创新相结合,探讨了音乐教育实践创新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
本书收录了《论余任天的“四通”与收藏——兼及以草书入画的书学理念》《余任天山水画境界刍议》《师公余任天大师画道的构图法则与成就——以郭熙“林泉高致”为艺术视角》等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余任天的绘画、书法、篆刻、诗文以及逸闻趣事展开研究与论述。
本书探究了信息可视化设计与创新实践方面的问题,介绍了信息可视化的基础知识,揭示了信息可视化设计创新的理论基础,明确了图形设计的创新是实现信息可视化技术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事实;主要运用文献调查的方法揭示了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研究面貌,指出了信息可视化流程的设计对信息可视化发展的具体影响;围绕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展望重点论
本书是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研究成果。传统手工艺作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造物的古老智慧、审美意识、技术能力、伦理观念、产业功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艺术、科技、教育及经济价值。本书以山东临沂地区的草柳编案例为切入点,基于其本身品牌建设的完整性以及柳编产品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特性,探讨乡村手工艺品牌建设发展策略,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