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研究: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以“社区治理”为主要脉络,通过呈现社区内部的“{办商”理念和具体操作方式来探索城市社区中“多元主体对协商的共同参与”是如何作为一种社会联结而实现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可能性的。《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研究: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中主要论述了协商民主在社区治理中是如何实现的、社区协商治
本书紧密结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内容要求,选取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100个重点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解答。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社会工作职业化推进与发展型社会工作建构研究”研究成果。尽管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国家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也进行了积极的倡导,但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现实进展却不尽如人意。围绕这一问题,本书在建构社会工作职业化三个维度(职业空间、职业自主性和职业技术)的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社会工
编著者张美生先生不仅收藏、赏鉴侨批,还对侨批进行研究,成果卓著。在本书中,他进一步澄清了侨批的定义:侨批通常被认为是“银信合一或合封”,但笔者通过对比研究大量侨批实物和走访侨属,认为侨批不一定为银信合一或合封,故提出侨批为“银或银信”的观点。“银”指有银无信,“银信”指银和信。而且,识见不一般。他认为:年代越久远,批封
“大变局”是目前中国官方对全球形势发展的权威战略判断。“大变局”并不只是仅限于如全球化、大国博弈等国际关系领域,而是覆盖技术、制度、知识、权力等更广泛领域;不只是一百年的范畴,而是涉及过去五百年全球化进程中的数个时间节点。如何深刻理解与全面把握这个“大变局”,决定着中国对当今世界未来与中国发展的清晰认识,也会直接影响中
本书深入分析了隋唐的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各种纷繁复杂的制度的渊源。
本书是一本实用性韬略奇书,由唐代赵蕤所著。它以唐以前的历史为论证素材,集诸子百家学说于一体,融合儒、道、兵、法、阴阳、农等诸家思想,所讲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领域,并且还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逻辑体系严密、涵盖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
1979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为了适应各级、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已经由我社编辑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1979-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1985-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1990-1994)》、《中华人民共和
本书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基础,选取了道德建设的十个主题词:家风传承、中华美德、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公益之心、榜样力量、诚信品格、制度之善、道德治理、网络伦理,通过讲述新时代美德故事,揭示道德领域的新问题,挖掘公民道德组成的新要素,探寻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进路,突出涵养好品德对于“人作为人并能够成为人”的重要性
《中国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发展》(2018)力争站在历史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整体与专题两个维度,全面展现过去一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的新进展和政治学理论研究取得的新成就。在此基础上,寻求政治学研究的重大前沿理论与现实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积累资料和发现切入点,引领未来中国的政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