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历了一场内战,其政府形态却没有遭遇变革。内战期间,美国没有抛弃宪法,没有暂停选举,也没有发生政变。但从其他几乎所有方面来看,美国变成了另一个国家。战争本身没有让美国变得现代,但战争标志着现代美国的诞生。对于亲历内战的那一代人来说,战争似乎不只是民主的失败,也是文化的失败,思想的失败。创痛深沉的内战使战前的信仰和期
本书通过深度解读《大阪朝日新闻》29期、58版“九一八”号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碎片式的新闻报道串联成一部有细节、有情状、有过程的完整历史,对有些曾经的历史误读进行重新考证,于细微之处对真实的九一八事变做了全方位的透视、剖析、研究和历史呈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填补“九一八”历史研究空白的学术价值。
本书主要收录有关20世纪中国通史编纂研究、刘知幾叙事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论文。20世纪中国史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中国通史的研究与编纂则是其中**代表性的成果之一。书中有关20世纪中国通史编纂研究方面的论文,既有关于中国通史著作个案分析的文章,也有对20世纪中国通史编纂进行宏观探讨的文章,并提出建立中国通史编纂学
本书以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为主线,分别从“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两个角度展开研究。“西学东渐”部分有8章,“中学西传”部分有2章。谓之通俗易懂,属于有创新的、面向大众的学术读物。
本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内容涉及: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等。
《尚书文献选辑》第一辑、第二辑已由线装书局出版,共影印宋元时代、明代前期的《尚书》珍本文献70种,以时代为序,较为清晰地呈现出《尚书》学发展历史轨迹。为完整地体现历代《尚书》文献的规模与成就,现对明代中后期与清代前期的《尚书》文献影印出版,编为《尚书文献选辑(第三辑)》。此次影印仍以稿本、钞本等稀见版本和具有特色的刻本
本书为与四川乐山、峨眉山的历史文化相关的图文史料选编,选载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对乐山和峨眉山众多人物的访谈,组成关于乐山地方文化非常重要的口述史。此外,书中配有200多张照片,其中部分为清末民国时期乐山、峨眉山的老照片,对弥补乐山、峨眉山文化历史空白弥足珍贵。
《澳门历史文献辑译》第三辑为“澳门港华工出洋”资料专辑的续集,收录译者所见澳门本地所存1872—1874年澳门华工出洋的历史文献。文献分为关于华工出洋的训令与章程、澳门华工出洋统计
本书以编年体体例,择要记述了珠海市1979年建市以来至2019年珠海发展的大事要情,展现了珠海市4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成就,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民生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本书是一部记录乐化自然和社会方面有关历史与现状的著作,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乐化的基本信息,包括乐化的历史由来、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不同时期的乐化的基本情况,如改革开放前的乐化、20世纪90年代的乐化、新世纪之初的乐化、新时代的乐化。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乐化的地域地名、故事传说、历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