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意象:汉宝德续谈文物》是“汉宝德艺术札记”系列的第二册,本书续作《金玉艺采:汉宝德谈文物》,收录了汉宝德关于文物收藏鉴赏的9篇文章,由黄健敏收集整理多篇汉宝德有关文物鉴赏的文章,选篇辑录成册,并配以相关图片,畅谈石刻、流杯渠、酒器、木雕、佛像与治印艺术等内容。汉宝德结合自己多年收藏经验,叙述各种文玩器物的相关故事
《金玉艺采:汉宝德谈文物》本书是“汉宝德艺术札记”系列的第一册,本书收录了汉宝德关于文物收藏鉴赏的7篇文章,由黄健敏收集整理多篇汉宝德有关文物鉴赏的文章,选篇辑录成册,并配以相关图片,全方位、立体地讲述古玉、青铜器、碑柱、瓷器等文物的历史及文化价值。汉宝德对文物不以珍奇贵重为尚,不汲营于市场价值,而是以独特的观点赏玩。
本书内容集结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发表过的关于南京大屠杀史和日本侵华史研究的7篇论文,内容真实、客观、理性,同时兼具学术性、研究性。这些论文比较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及其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展示了当时南京大屠杀的情况,进一步确认了这段历史的真实性与残酷性,
本书是一部资料集。本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编写。全书共收录20余篇文章,分为三部分,包括大运河、海河沿岸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对天津妈祖文化、运河文化、海河文化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解读,对天津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入挖掘,对天津文化街区进行了深入研究。全
本书为天津卷第二卷,主要反映了1978年12月至今,天津工人运动及工会工作情况。本卷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天津工人运动(1978年12月—2012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天津工人运动(2012年—2023年2月)”两编,记述了改革开放后到进入新时代以后天津工人阶级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重点工作
本书稿系天津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青年重点课题“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价值观研究”的研究成果,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本书由作者通过大量收集、整理、翻译,编撰将广泛流传于凉山地区布拖县彝族逝世的来源传说、哭丧歌、博子嘿、牧猪歌、层格仪式、致悼词、死变占卜、尼木撮毕仪式等丧葬口传文化整理成集。其内容由原汁原味的阿都(凉山布拖县)方言,标准的圣扎话翻译成语言优美、内涵深刻的汉语言文字,体现其中彝族语言描绘的情景、意境以及文化背景。
本丛书共收录宋代至民国时期各类西藏旧方志约70种,系国内外首次对唐宋至民国时期编纂的各类西藏旧志进行大规模整理、点校和出版,是我国目前收录最全、著录最准、信息最丰、分类最细、点校最多的西藏旧志集成,是古籍整理工作的一项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本书为丛书第一卷,含清代西藏旧志3种,分别为《四川通志·西域》
本书是朝阳市社科联资助出版的介绍朝阳地域文化、非遗品牌的通俗读物。朝阳是三燕古都,历史名城,文化结构丰富,朝阳社火是朝阳悠久而深厚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省民间舞蹈和民俗界具有独特魅力和较高代表性。如朝阳县“夜八出”地秧歌形势独特,在辽宁省乃至全国仅见。本书共6万字,120余幅图片,以图文并茂的
1914-1918年是爱因斯坦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五年,彼时他居于柏林,在社会与生活的混沌中创造了革命性的相对论,并从一位只关心教研的物理学教授,转变成超越专业领域的学术领袖及充满激情的和平捍卫者。作为一位科学家,他与最亲近的同事弗里茨·哈伯分道扬镳,与马克斯·普朗克亦师亦友,与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就引力理论展开激烈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