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100余幅具有独特创意的精美插画,并配以简洁意向化的现代短诗,意在通过色彩和质感丰富的绘画及轻松美好的文字,多角度地捕捉和引发当代年轻人的情感共鸣,充盈内心。这种围绕时下心理话题、以诗为画的艺术疗愈方式,激励每个努力生活的人不负时光,遇见更好的自己,非常适合当下年轻人在社会生活的高压中治愈。
长篇小说《平遥话》以平遥方言为叙事核心,融合了古城历史、民俗风物。小说讲述以刘元为代表的小人物的挣扎与奋斗,通过家族命运的变迁折射社会历史的演化,生活气息浓厚,地域特色突出。叙事语言精练而富有韵味,方言的熟练融入体现出个性化的文学表达。
《大车上的我》可以看作是画家铁扬先生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通过对祖父平生经历的寻找、查证,以童年视角,追忆了从祖父到自己三代人一直追求进步的历程:童年和少年是如何生活在大人们那些海阔天空世界里的,勾勒了记忆中的风土人情,细致描摹出一幅故乡风情画,书写了人与故乡这一命题。通过童年和少年这两个人生美好时期的描绘,道出了其中真实
《美的故事》是铁扬先生以家乡的故事和人物为素材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这些记忆大多源于作者的童年,具有童真趣味。其中有容貌姣好的美,命途多舛的丑婶子,相濡以沫的李八石和胖妮姑夫妇等。这些人物的故事在作者头脑中发酵,记述了以往生活中人们和民族的生存状态,作者遵循有感而发的原则,投入了最真实的感情。景物描写亲切自然,整体风格朴
他们是美丽的援藏人医生、气象工作者、博士夫妻、天文学家、畜牧兽医专家、藏学研究专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播火者、讲好西藏故事的媒体人……《一生西藏情》是一代又一代援藏人与当地各族干部群众投身西藏建设的生动写照。
《母亲的大碗》是作者的散文集,是一位画家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感悟,把一些村事结集出版,围绕村里大哥、姐姐、奶奶等人物,讲述了我与亲戚、朋友之间的交往故事和一些独具北方特色的风俗事件,还包括在哥本哈根、莫斯科等地的有趣见闻。清新淡雅,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因为本书起源于大暑时节,从当时的一个乡村演出中,作者看到了艺术的元素并且感触很深,因此得名。全书以散文随笔的形式描述作者从艺的亲身经历,总结有关艺术的规律和道理,内容涉及绘画、文学、艺术、人文等。 书中既有作者国内外艺术家所做的专题研究,又有在采风写生过程中遇到的有趣故事以及作者多年来的从艺记述。内容涵盖丰富,语言严谨
莫砺锋先生的《师友记》是一部深情回忆师友往事的散文集,收录了50篇怀人文章,分为四辑,记录了他与南京大学程千帆、周勋初及校外学者如萧涤非、孙望、王水照、林继中等良师益友的珍贵情谊。文字质朴生动,饱含感情。本书还插入了大量师友照片,图文并茂,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本书不仅是莫砺锋先生个人的生命记录,更是一部映照中国当代学
本书是立足纷繁芜杂的中国儿童生存境况,系统探讨中国式童年文化内涵及其文学表达的学术力作。作者融合文艺学、童年社会学、心理学、媒体传播学等多种学科理论,阐释了中国式童年的文化内涵与文学价值,分析了时间和空间维度下本土童年文化对儿童文学的意义,并从身体、游戏、伙伴、媒介、消费和历史六个维度揭示了原创儿童文学表达中国式童年的
《风花雪阅》是石稼先生的随笔力作,汇集了其在人生路上的丰富见闻与深刻思考。书中篇章短小精悍,以千字为限,却字字珠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和对世界万象的独到见解。每篇文章均配有老树插图,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石稼先生以看戏人的视角,冷静剖析人生真相,倡导与有趣之人共度,避免油腻人生,保持少年初心。本书不仅是对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