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地》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集刊,传承了南京大学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的著名学术刊物《史地学报》的文脉,2017年创刊。《史地》的定位是跨学科、跨时代、跨区域的史地综合研究,侧重理论思考与实证相结合的“大文章”。所设栏目有“史学前言”“理论争鸣”“历史、人文地理”“跨境民族国家关系”“海洋史”“跨文化研
本书以作者与佛克马和柯雷的交往、交流为纲,通过收录几场访谈的内容展现了佛克马的主要学术观点,又通过笔译柯雷作品的方式向读者呈现了其核心学术观点。作者匠心独运,以简洁、轻松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荷兰汉学发展历程以及佛克马、柯雷两位荷兰汉学名家的核心学术观点及其人格魅力,对读者了解当今荷兰汉学的发展情况有所助益。
本书以蒙文通学术与行事为线索,呈现晚清民国学界由“今古”至“经史”,再转入“汉宋”的渊源脉络。蒙文通以今文学为根底,因事明制,儒史相资,对汉宋、今古、经史乃至中西文化问题构建了一套迥异于时、大与世殊的解释。以此为凭借,既能掲示经史分合与近代学术转型的复杂性,又能启发中国固有学术现代转化的有效路径。
“汉魏文章半洛阳”,一部中国史,半部河南史;一部河南史,半部洛阳史。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域,历史上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河洛学研究》是河南科技大学创办的学术集刊。集刊立足河洛,面向全国,以宣传河洛文化、展现河洛学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旨,以收录原创学术论文为主,辟有河洛论衡、河洛文献、河
《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突出原创性、厚重性、系统性和思想性,重点收录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领域优秀学术成果,特别是发表学术期刊无法承载的长篇文章。本书是总第9辑。
在革命的历史舞台上,拉法耶特侯爵从来不是配角。身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领袖,拉法耶特在50多年间辗转于大西洋两岸,为自由、权利和平等而战。从满腔热血的青年到从容谨慎的老人,虽几经沉浮,但他一直是新大陆和旧大陆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既如此,一部多么厚重的作品才能说尽如此丰富多彩的一生? 在此前绝大多数相关传记中,拉法耶
《北大史学》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办于1993年。本集刊是历史学学术性刊物,涉及史学各个领域,特别强调前沿性、专题性、跨学科和国际性。从第21辑开始,《北大史学》将以“专号”和其他文章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所谓“专号”,即每辑均有一组围绕同一主题或某一领域的专题论文,这些主题可以围绕新内容、新材料、
山东抗日根据地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是华北四大根据地之一,也是连接华北与华中的重要通道和战略枢纽。与华北其他根据地相比,它的开创和发展路径独特。 本书主要利用山东省档案馆、台北国民党党史馆所藏档案,以及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数据库资源,已刊中日文相关历史文献、调查资料及山东省各县区资料等,从以往研究较少涉及而又对山东
本书是对章学诚文论的研究。以“史法论文”为核心,主要考察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章学诚的“校雠之学”在文论中的运用,聚焦于其文学史观、文集观、文体观的特出之处;(二)章学诚以叙事文为中心的“文史之学”;聚焦于他如何以“叙事之文”统合文史,又如何以“史家之文”革新叙事文法;(三)章学诚文论与时代的互动;聚焦于“私人作传”
本书是对敦煌法制文献的专门整理校释成果,所收录文献包含法律典章、判集及牒状三大类。其中,法律典章类下含敦煌出土律、令、格、式、令式表、诏敕等六种文献;判集则主要是敦煌出土的各种判集文书;牒状类,则收录了告身、补官牒、争讼牒状、请公验判凭牒状、破用籍并判凭等五种文献。对文献的整理校释则主要包括拟题、题解、释录、校注等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