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近代福州西人建筑群落不仅是一种“物质的介质”,而且更是一种“文化制度的介质”影响着中西社会文化生活的互动关系,因而传统福州城市的演进发展在“西人建筑”介质的推动影响中发生作用。论著把仅有文献记载的、可考察地名的以及现存遗址的西人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近代福州西人不同类型建筑历史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资深学者登峰工程”课题之一,近代史研究所刘小萌承担“满汉关系史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多年来,清史、满族史、近代史各领域研究成果斐然,但关于清代满汉关系史,尚没有一部比较系统的著述。本书宗旨,以清代满汉关系为主线,借助长时段的分析,就清代满汉关系的基本线索、主要内容、变化趋向、深刻影响等作一初
《中国区域文化研究》是由安徽师范大学高端科研平台“中国区域文化研究院”、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安徽省重点智库“安徽文化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学术辑刊,每年出版两期。该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担任主编,安徽师范大学李琳琦教授担任执行主编,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主要刊登中国区域文化的理论和创新研究相关
书稿以现存徽州文书等为基本史料,以徽州地区为中心,对明清时期以土地税为基础的“定额财政”财政体制演变作历时性、实证化的深度研究。全书第一章梳理明代以来的原额概念及实征替代情况,并将明清各时期徽州府以及各县的额赋数字逐一列表开示;第二、三章着力从明末厘清三者之关系演变,借此透视“原额”在赋役册籍中的表现与应用;第四、五、
公主在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特殊群体,唐代公主更引人注目本书以《新唐书》《唐会要》《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古籍以及公主墓志为主要研究史料,对大唐公主的生命历程做了详细的梳理和研究。对大唐公主的婚姻状况研究、家庭生活、宗教信仰、衣食住行研究,以及大唐公主的死亡原因及丧葬制度进行了研究。本书从社会性别史角度切入,对唐代公主的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编以至元至皇庆年间(1276-1314)作为横截面,研究元代杭州的文人结构,将元代杭州的写作者区分为主流与周边两大圈层、五类文人身体,分别对其进行社会史式的详细描写,同时分别探讨文学与家族、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宗教等侧面问题。第二编研究元代杭州文学中的南宋记忆,讨论记忆如何在杭州社会中生产、传播和发生
清代买卖契约作为重要的契约类型之一,对买卖契约地区差异性的表现及其生成原因的分析,有助于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清代国家法律规范与民间契约订立惯习共同作用下的契约实践,以及买卖契约对地区经济运行、社会发展、百姓日常生活的规范和影响,提供新的视角与途径。本书聚焦于清水江、徽州和浙东三地的买卖契约,就契约构成要件、契约主体、买
《哎哟,我的老祖宗!》是一套适合5-10岁儿童阅读的传统文化类书籍。本书精选100位先祖,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让他们自己讲述自己的人生轨迹及丰功伟绩,不夸大叙述,行文娓娓道来,就像一位老人给孩子讲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有亲切感、有画面感,更真实可信。全书以俏皮插画与幽默文字为媒,将厚重的历史化作少年听得懂的故事,让文化传承
本书汇集了陈来教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出土简帛文献的研究,作者系统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简帛文献出土对先秦思想史研究的深远影响,特别聚焦于马王堆帛书《易传》、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及竹帛《五行》篇的哲学诠释。作者从思想史视角切入,开创性地将哲学分析与历史语境相结合,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将出土文献置于思想史
人文风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山水胜地到都市和寺庙建筑等等,无不包括在内。近年来,伴随着考古学、金石学、物质文化史、视觉艺术史和地理景观学的深入发展,文学、史学和宗教学等学科也相应地拓展了关注视野。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发起的这一讲座系列,邀请海内外文史领域的学者商伟、薛龙春、魏斌、田晓菲、陆扬五位,从各自的专业视